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组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4次教研活动

(2022-12-22 11:23:17)
标签:

数学教研组

分类: 数学组校本培训

“基于单元视角,提高教学效率”主题教研安排表

时间

内容

负责

参与

备注

20221202

董希函《条形统计图(2)》汇报课

庄天然

水头四小数学组

 

 

2课时 条形统计图(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62,完成教科书P97“做一做”,P101“练习十九”第34题。

教学思路

通过活动一,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画统计图,明白可以以一当二;活动二,同桌合作交流,学会分析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活动三全班合作,完成数据收集,整理,画横式条形统计图,整堂课以点带面,层层递进,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学习的状态。最后进行评价,评价自己,同学,老师,从多维度进行评价,有助于我们对学生的了解,让学生对自己的了解,能及时做到反思,时时进步,最后布置分层作业,让每位学生学有所成,学得开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简单的1格表示2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清楚半格表示1个单位,感悟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3.能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进一步把握一组数据的特征,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点,认识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理解半格表示1个单位。

教学难点

从条形统计图中把握一组数据的特点以及分析数据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师:由于受疫情的影响,社会经济不景气,人们生活受到了影响。于是王阿姨想开店赚钱,我们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我想在学校门口开个早餐店,需要做哪些调查呢?

师:是的,老师也是这么想的,那我们就用统计的知识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2)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这是数学老师对我们班进行调查得到的一组数据,并制作成了统计表。

师: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数学组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4次教研活动

 

师:你能利用这个统计表制作一个条形统计图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课件出示活动1)

 

活动1:我会画

活动要求:

1.独立思考完成。

2.上台汇报。

说一说:我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我是如何解决的。

教师全班巡视、指导准备收集不同类型的做法。

2.汇报过程,比较方法。

请被收集作品的学生上台汇报。(作图全过程,什么画几格)

预设生1:我发现格子不够,所以喜欢牛奶的人数画到旁边去。1

师:你很会思考,画的也很认真,你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生:不美观等

师:条形统计图不能这样画,如果把豆浆和牛奶位置换一下,那这一列是谁的呢?这样的图也不够美观,你回去在再试试。

预设生2:我发现格子不够,就在上面继续把格子补起来再画。2

师:这个想法很好,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预设生3:(从2开始画)我发现格子不够,所以用一格代表两个人,这样就刚好画了。3

师:你的方法太独特了,你能和大家再说一遍吗?(指出问题)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回去改一改吧。

预设生4:(从0开始画)我发现格子不够,所以用一格代表两个人,这样就刚好画了。4

师:你的想法和刚才 的同学很像,谁听懂他的意思了?你说说看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一格表示两个人了?你说说看。

师:是的,当格子不够,数字比较大时我们可以一格代表两个人。

我们可以以一当二”(板书),一是什么?二是什么?

(如有纵轴从1开始标的,再指导,对于不同的想法,首先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如:你的回答很响亮,如果你能再大声点就更好了,你很会思考,你的方法很独特,你很好的解决了问题,你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等等)

师:根据我们的分析,这两幅统计图都可以

出示图2,图4。(如果没有学生出现图2,则说:老师也画了一个,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请观察两图,思考以下问题:

1)比较两个条形统计图

相同点:     不同点:    板书:横轴早餐,纵轴人数。以一当一

2)最喜欢()的人最多?最喜欢()的人最少?

3)你认为用哪副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好在哪里

生:充分的说

师:当数字比较多时,可以用一格表示两个人,也就是以一当二”。

看上去更加美观,简洁。

4)如果最喜欢粥的人有5个,那要怎么表示呢?

预设生:5人就画两个半,半格表示1人。板书

师:什么意思?谁听懂了?(继续提问,请学生继续说)

集体交流后,归纳小结:“以一当二”时可以用半格代表1,5人就用两格半表示。

师:看来以一当二对于单数也是可以很好表示的。

4.分析数据,提出建议

5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通过调查的结果,你想对王阿姨说什么?

活动2我会分析

活动要求:

1.同桌合作完成统计表。

2.分工完成统计图。

3.同桌共同讨论题后两个问题。

根据A8月天气和9月天气情况,制作两个月的条形统计图。并回答两个问题:

19月和8月比较,天气有什么变化?

29A市已正式进入秋季,你认为A9月的天气有什么特点?

 

活动3:我会统计

调查班里同学昨天放学离校方式,并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活动要求:

1.全班互动完成。

2.每人只能选择一种方式。

师:对于这三种方式你有不清楚的吗?

师:可以画了吗?缺少什么?让学生想办法得到数据,统计。

这个统计图和刚才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师: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我们在涂色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板书:纵轴方式,横轴人数。画图指导。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用哪种方式上学的人数最多?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练习,综合应用

课件展示教科书P101“练习十九”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数学组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4次教研活动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2)

数据比较小 以一当一    纵轴人数,横轴早餐

                          纵轴离校方式,横轴人数

数据比较大 以一当二半格为一

 

《条形统计图(2)》评课稿

条形统计图例2的“以一当二”和例3的“以一当多”内容相近,可以放在一节课当中,通过数量不断地增加,从“以一当二”、“以一当五”、“以一当十”不断地累加,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以一当多”完整过程,再选择合适的情景让学生思考“以一当几”的合适性,整个内容就更加完整了。如果分成两节课,这种完整过程的感受将不那么深刻。

活动一设计了我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我是如何解决的”思考提示。那反馈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说想法,让反馈思路更清晰明确,否则用时就会太冗长了,而且目标不清晰。

完成统计图后的几个问题的设置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反馈的时候要在得出“以一当二”的优越性后,在“以一当二”的统计图当中观察回答,不要让学生在“以一当一”和“以一当二”两个统计图当中跳跃观察,这样不利于学生思考,而且利用“以一当一”统计图解决问题是上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已经掌握,这节课重点思考利用“以一当二”统计图解决问题。

 数学组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4次教研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