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这世上最温暖的花

标签:
2016年第1期《博爱》杂志 |
分类: 亲情故事 |
这世上最温暖的花
秋意渐浓的时候,我和几个爱好摄影的朋友去山里采风。
我们去的地方名叫云顶村。这个小小的村落隐在大山深处,村里古树蓊郁,溪流潺潺,宛如世外桃源。这些年,因山高路陡,交通不便,许多人家已搬到山下小镇居住,所以小村显得异常安静,只偶尔传来几声鸟鸣。
那天,我们刚走进村子,就被一幅像老照片一样的情景吸引住了。
只见一户石屋的门廊下,坐着位银发如雪的老太太。她看上去约摸有七十多岁,面容平静慈祥,正一手握着棉芯,一手摇着古旧的纺车。伴着纺车的“嗡嗡”声,洁白的棉线就像抽丝一样从她手指间的棉芯里纺了出来。
我像发现了新大陆,赶快拿起相机,给她拍照。她抬起头看看我,笑说,我一个老太婆有啥好照的,不如照照旁边的棉花,那可比我好看。
经她提醒,我这才注意到,离石屋不远处,就是一大片棉田。棉花长势很好,叶子深绿,许多黑褐色的棉桃已绽出雪白的棉花。
我问,这棉田是您种的?老人说,是啊,专门种了用来纺花织布。
朋友小李直摇头,这也太原始了。
老人解释,还是自家织的棉布穿着舒服,俺家老头子就只喜欢穿棉布,我种这块地,也是为了给他做衣裳方便,每年要给他做两身。
我们乐,老人和她老伴很恩爱呢。
说话间,从石屋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他拎着一只旅行包,像是要出远门的样子。老人问他,今天就要走吗?
中年男人在她身边坐下,说,娘,明天单位还有个会,必须要赶回去,你真想好了不跟我下山吗?
老人摆手,态度坚决,我不去,我不能走,我得守着这个家,要不你爹找不到我。
中年男人无奈地摇头,叹气,末了嘱咐说,那你在山里别再干活了行不行?年龄大了,不能再累了。
老人说,不累,我就种这点地,就为了做点衣裳。
中年男人走了,老人望着儿子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转过头来,脸上有着无尽的落寞。我好奇地问,你们家老爷子去哪里了?可以一块下山去儿子家住呀。
老人没有回答,脸上笼上了一层愁苦的寒霜。
我正疑惑不解,小李看见老人的石屋里放着一个油黑色的木架子,于是问老人说,那是什么?
老人又恢复了刚才健谈爽朗的一面,笑呵呵地说,那是织布机,可有些年头了,还是俺从娘家带来的嫁妆呢,从前,俺全家人穿衣裳就全指望它了。
说到这里,老人又指指绳上晾晒的一块细灰格的棉布说,你看那布料就是俺新织的,准备给俺家老头子做棉衣用。
她脸上流露出像孩子一样的幸福笑意,连我也感觉到了她内心的温暖。
那天,当我们爬上山坡歇息时,又聊起了那位纺棉花的老人。
我说,看得出来,老人夫妻俩感情很好,其实他们俩生活在大山里也挺好的,这里环境不错,适合养老。
旁边田间一个种菜的大妈听见我们的谈话,好奇地问,你们说的是俺村里的人?
是啊,我指指不远处正冒着矮矮炊烟的房子,说,就是她家。
大妈这才知道我们谈论的是谁。她叹口气说,你们对她家情况不了解,那老太太的丈夫好多年前就不在了,听说以前他们感情好得很,后来男人上山采药掉下悬崖,好多人去找也没有找到,大伙都说可能人没了,老太太那时还年轻,说啥也不信,一个人拉扯着孩子,也不改嫁,就在这里等,等了一辈子了,到现在还在等,说起来也真是可怜哪。
原来故事是这样的,原来老人种棉织布,只为守望着心中一个充满希望的梦。
我心中不胜唏嘘。
耳边山风阵阵,俯视山下,老人的棉田正在秋阳下盛开着像云朵一样洁白的花,每朵花好像都在诉说着无边的思念。
棉花,真的是这世上最温暖的花。
字数:1357
2016年第1期《博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