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一学期中段语文组第二次活动

分类: 4.昆阳二小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11月11日,有什么特殊含义吗?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你看时间的时候,正好是十一点十一分,那么此刻正有人在远方思念着你。这不,在11月11日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下午,昆阳二小、练川小学、昆阳六小这3个“老朋友”通过“互联网+同步课堂”,又一次见面了。
第一节同步课堂的上课老师是昆阳二小的王剑秋老师,她带领昆阳二小六年(4)班和练川小学、昆阳六小的六年级孩子一起学习诗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王老师的课堂亮点多多:恰当运用鲁迅先生的遗言,通过图像、音频资料,由纪念引出内容,由有感引出情感,导课自然新颖;紧抓诗歌这一文学体裁进行教学,借助《课堂作业本》做批注,以自主交流推动课堂教学;课内与课外自然联结,为高段孩子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行的方向。整个学习过程中,三校学生互动频频,积极发言,互相补充,完美地实现了共享共成长。这样的课堂,我喜欢!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Agu4TAHj2ez3RcxmoOvvwbrvHBbXFUSFBibDgicYDEAjP5j0fyj7VscCqdj54IFCjPbhbksw7Wkhs1mmaLrq97K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第二节课的课题是《延安,我把你追寻》,上课老师是昆阳二小的郑思丝老师,和郑老师一起学习的有昆阳二小四年(8)班的孩子以及练川小学、昆阳六小四年级孩子们。课堂上,郑老师激情饱满地引领孩子们读诗,读出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味,组织孩子们展开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借助视频,运用资料,去理解诗句,去感受“延安精神”和追寻“延安精神”。课堂上,三校老师通过屏幕同步板书,同步巡视,学生学习热情高涨,隔着屏幕分享着学习的快乐。这样的课堂,我喜欢!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Agu4TAHj2ez3RcxmoOvvwbrvHBbXFUSFejjuNAicp3X3LeEYAuNfEgdImegnpXwKvgCIQTZiaSjdVmP5mjl4wC6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课后,在昆阳二小颜哈哈老师的主持下,三校老师共同研讨,分别围绕“互联网+义务教育”背景下两堂课的设计,以及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展开交流。老师们各抒己见,谈感受、提疑惑,就像久未见面的老朋友一样。活动最后,昆阳二小教科室主任郑思丝老师对上课老师及下午参与活动的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也对三校语文组后续的活动开展提出了新的期望。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Agu4TAHj2ez3RcxmoOvvwbrvHBbXFUSFvPhKgGe3yVTTl7icwicSAGCFMN9zbVwJcsbYKYcSy5hjUJ1P5rCIU5Q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这样的课堂,我喜欢!
这样的互动,我喜欢!
你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