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研活动《小乐器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分类: 12.公开课教案、评课、反思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音乐信息教研活动 |
项目负责人 |
宋琼妮 |
|||||||||||||||||
活动时间 |
5月15日 |
活动地点 |
音乐室3 |
|||||||||||||||||
活动主题 |
小乐器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
主 讲 人 |
周琳 |
|||||||||||||||||
参加对象 |
综合组全体教师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公开课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
研修节具体流程汇报——音乐组
音乐教育是当今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重要学科。
为了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真正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使学生学习好、身体好,有一技之长,体现“立足潜能开发,培养健全人格”的办学理念,近年来,乐器进校园、进课堂成了教师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口。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音乐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
采用小乐器进课堂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想力,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使我探索出小乐器进课堂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讲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
于是,在这次校研修月,我们组提出的主题是: 小乐器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研修节的各项活动,我们想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1.教法上要“活”
口风琴、铝板琴引进课堂,是更直观化的音乐教学,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首先,教材设计上要有多变性。采用多形式的节奏练习、和声训练等,既加强了学生对音阶、指法的训练,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运用能力。如音阶火车、音阶接龙等多种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音乐的呈现上要具生动性。学生掌握了熟练的指法后,简单的乐曲,只要稍加努力便能吹奏,敲打,就能把节奏很好的呈现。
2.选“材”上要广
把器乐引进课堂,不能狭义地只看成是口风琴、铝板琴小件乐器的引进课堂,只要能辅助教学,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乐器,我们都应该引进课堂,增强课堂中音乐形象的塑造力,提高音乐对学生的感召力。
要广泛引用打击乐器。也可以自制打击乐器,只要教师将各种打击乐进行分类,巧妙运用,同样可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良好乐感。再把各种独奏乐器引进课堂来。
3.运用上要“新”
仅仅教会学生能吹、奏、打,并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标,而是通过借助乐器进课堂的辅助教学功能,更快、更有力地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水平和艺术修养,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辅助教学的手段要多样化。形式多样地运用并发挥辅助器乐教学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乐感和鉴美、审美能力意义深远。例如:利用竖笛的固定音高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听单音、旋律等;学生的分组合奏进行和声听辨和音响感受;在新歌教学时,为了克服音准难点,让学生视唱吹、奏,把握音准等,这种在学生自觉参与、合作交流的情况下进行的音乐教学活动,更有助于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与活动的方式要多样化。开展多形式的富有新意的器乐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小件乐器进课堂给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个实施音乐新课程的有益思路和可借鉴的教学实践方向。在紧密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同时,要结合小件乐器的特点,去探索和总结新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延伸,既突出了音乐听觉审美的艺术特征,又淡化了技能联系和理论知识的专业性,激发学生参与音乐表现及投入艺术探索的兴趣。
闪烁的小星星
听音乐进教室
学生手拿自制打击乐器,听音乐边拍边活动进教室《星光恰恰恰》
活动
音的高低
双响筒
师:敲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强、弱
引入音的高低
听辨音的高低
(课件)A.哪只喇叭音高
B.哪只喇叭音低
三、新课
1.听“小鸟歌声”(闪烁的小星星)旋律
2.师师范铝板琴演奏
3.生跟着铝板琴轻声唱旋律
4.曲谱学习
A.找相同乐句
B.学生学习铝板琴演奏
C.用自制乐器伴奏
5.学习2、3乐句
6.提醒反复记号
7.学生轻声无伴奏哼唱全曲旋律
8.录音范唱
学生拿着自制乐器伴奏
9.学习第二段歌词
全班学生手拿自制乐器利用教室空间进行熟悉歌词并记住歌词
10.随音乐唱歌曲
11.完整表演歌曲
四、音乐会
1.卡林巴(师演奏)
2乐队
铝板琴、自制打击乐器、卡林巴、演唱
3.全班参与
4.随音乐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