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有磁性》评课稿
(2013-06-05 20:57:46)分类: 12.公开课教案、评课、反思 |
《磁铁有磁性》评课稿
昆阳二小
郑老师的课,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的设计都很合理。特别是她作为一名新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教学时间分配也都十分到位,这体现了她良好的综合素质。以下就《磁铁有磁性》这节课,浅谈我的听课体会。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有着极高的兴趣,平时就喜欢拿磁铁来玩,郑老师这节课开门见山,立马把学生的兴趣吸引过来了。再让学生回顾磁铁在生活中的利用,可以吸引哪些,不能吸引哪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回想平时生活磁铁可以吸住哪些。由于三年级的学生的判断还主要是靠直观判断,所以会觉得只要是金属、铁做的就能被磁铁吸引住。这时郑老师就抛出:到底可不可以,事实胜于雄辩,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极大的引出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这个部分郑老师安排了一些活动,不断的抓住孩子的兴趣。首先材料员取出实验盒中硬币,去猜测区分哪些可以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行,让学生学会去猜测同样是金属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学会去判断。等学生分好后,再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说出理由,但是又不是很相信自己说得是不是正确的。此时的学生在猜测后都很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这时再发磁铁,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学生很快就做完了实验。然后发现有些金属并不能被吸引,为了证明到底可不可以,教师再次演示这些有疑问的材料,发现有些金属真的不能被吸引。这样就再一次的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有些金属不能被磁铁吸引住?说明了什么?学生会发现原来硬币的质地很多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能被磁铁吸引住的都是铁制的。在这个时候,教师又抛出一个“惊天秘密”:钴和镍也是可以被磁铁吸引住的。那么这样学生对于能被磁铁吸引住的物体有哪些就很明了了,而且对于这三种物质印象都会很深。
下面提一点建议:学生实验结束后,老师应及时收回实验材料,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学生汇报,老师可以先准备汇总表,这样更直观明了,学生也会更关注自己的实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