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越高层级的管理者往往在“沟通”上花的时间越多。但不少组织存在“沟通”低效的状态,如:推诿、隐瞒、抬杠、争吵、命令、强制、不尊重、情绪化……任何组织想要走向优秀或卓越,都需要营造真诚沟通的氛围,才能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有效性,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智慧和积极性。管理者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才能营造出问题和真相不被掩盖的真诚沟通的氛围:
一、多提出些问题,少要求些“答案”。
优秀的管理者应有谦逊的品格,表现出令人折服的谦虚,不自吹自擂;承认自己有很多东西不知道、不懂、不理解、不专业,从而向他人了解实情、征询意见和学习知识。管理者要将组织或团队领导得更出色,往往不是从命令或要求他人给“答案”开始,然后让他人跟着你走,而是应多提出问题,以便了解更多的事实、他人的想法、专业的看法,从而全面且准确地掌握事情的全貌,并与他人有效地共同决策。管理者的此行为,促进大家展现其智慧和能力,并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二、多对话、争论,少一些强制。
优秀的管理者鼓励大家参与对话。通过对话,让大家交换信息、想法和意见,还能产生更多有意义的新思想。所有优秀的组织和团队往往崇尚频繁对话。他们的对话,不是装模作样地让大家说一说,最终还是按领导的想法做决定。他们的对话,往往是“大声地争论”、“激烈地讨论”、“合理地冲突”……整个过程是一个充满科学性的争论,大家都加入其中寻找正确答案,以解决问题并实现目标。强势的管理者往往省去了对话的环节,取而代之的是按自己的想法下指令,其弊处至少有以下三点:1.由于自己的专业性或掌握的事实有限,可能出现错误的决策;2.下属的正确/优秀想法(智慧)得不到使用,久而久之大家就不愿意花时间思考,变成了被领导操控的“木偶”,而更优秀的员工往往选择离职,以另谋高就;3.下属的积极性受挫,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优秀的管理者善于从对话的海量信息中,提取关键的信息,并将其转化成让人无法忽视的信息,以便在决策和运作中有效地使用。
三、作彻底的事后分析,不要相互指责。
有不少管理者一旦有了业绩,就急不可待地邀功,炫耀自己是如何有远见、如何优秀;当他们的决定发生了偏离,就会去责备别人(下属、同事、上司、供应商、客户和外部环境)。真正优秀的管理者会承担作出错误决策的后果,而不是埋怨别人,归咎于外因或运气不好。当运作出现问题时,他们营造一个事实可以被倾听的氛围,进行没有指责的事后分析,以便查清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有效的措施,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相互指责的氛围可能使掌握事实的人不敢直言不讳地说明实情,责任人忙于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相关人员担心被“甩锅”……整个对话过程,大家只是为了保全自己,并没有想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做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将促进人们真诚地沟通,从而提升沟通的效率和有效性,并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
本文来自于阅读吉姆·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并结合个人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转载请注明“作者:董华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