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协同

标签:
团队协同团队协作团队合作齐心协力alignment |
分类: 团队管理 |
一、风声鹤唳的状态(自上而下的行动能力弱+自下而上的行动能力弱)
上司对于下属的提案和反馈并不在意,大多不予采纳,甚至不闻不问;下属对于上司所下达的指令和要求没有执行力,其执行效果往往是低下的。这样一个人心涣散的团队状态,其绩效一定是低下的。与其说这是一个团队,不如说是乌合之众,这样的群体很快将会被拆解。如果组织不能及时拆解这样的团队,将会对组织绩效和员工士气产生极坏的影响。
二、场面失控的状态(自下而上的行动能力强+自上而下的行动能力弱)
下属不听从上司所下达的指令和要求,反而,上司只能被迫按下属的提案和“建议”做相应的的决策。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团队状态。如果借鉴历史来看,这有点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状态。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时扭转这样的状态,他将很快被替换掉。
三、唯命是从的状态(自上而下的行动能力强+自下而上的行动能力弱)
上司对于下司的提案和反馈基本不予采纳,且大多是断然反对或拒绝,久而久之下属就变成了只干活而不思考的“机器人”了;下属对于上司所下达的指令和要求能很好地贯彻和执行。这种状态的团队,其绩效与管理者的个人能力有非常大的关系。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强,往往团队的绩效是不错的;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样的团队还是危险的,因为一旦更换管理者往往会使组织的业绩出现断崖式的下滑;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如果不强,再加上这样刚愎自用的工作方式,团队的绩效往往是差的,这样的管理者也就很难长时间在这个位置上了。如果有可能,应借助其上司事外部的力量,试图引导或改变管理者的管理方式。
四、齐心协力的状态(自上而下的行动能力强+自下而上的行动能力强)
上司积极考虑、回应或采纳下属的提案和反馈,下属对于上司所下达的指令和要求也认真地思考、执行和反馈。他们以共同的目标作为方向,每个人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互帮互助实现共同成长,且高效地实现团队目标。这样的团队往往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1. 具有共同的目标。管理者通过与团队成员的研讨、沟通和协商,使大家对目标有共同的理解。他们共同拆解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使大家专注于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上,从而促进高效地实现目标。当然,该团队目标与组织的总目标和方向一定是一致的,否则将会产生背道而驰的反作用。
2. 有章可循。在共事的过程中,他们总结出一些实用的规章,在工作过程中,他们能自觉遵循他们共同认可的规章,并不断地完善它。共同的规章,有助于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从而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3. 双方均具有岗位胜任力。管理者有相应的领导力,在决策时,他能平衡好组织、团队和个人的利益,并能体恤和关心下属。在岗位设计和任务分配的过程中,管理者会评估下属的能力,对于能力不足者,通过培训、实岗训练、师带徒等方式提升其能力,以便能胜任工作的要求。在这样的团队中,管理者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他会创造团队学习的氛围,不断提升自己和下属的能力,以应对各种不确定和变化。同时,管理者会结合下属的能力、特点、兴趣和职业规划,并结合团队的发展和未来的需求,合理地发展下属的综合能力,使员工能胜任更多方面的工作,也为员工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
4. 相互信任。管理者通过尊重、教练和关心下属获得员工的信任。下属通过执行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管理者的信任。团队成员的相互信任减少了由猜疑、监督、验证等产生的工作量,使团队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相互信任是团队能做到齐心协力的基础。但是,建立信任并不容易,他需要管理者始终做到言行一致,且时时站在组织、团队和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决策。
5. 开放的沟通氛围。管理者营造了坦诚交流的沟通氛围,使下属可以放心、大胆地直抒己见,以便管理者获得基层的准确信息,从而更准确地决策,或是对决策进行调整和修订。对于下属的提案和反馈,管理者会认真评估,对于不能采用的提案,管理者会向下属做出说明;对于好的提案,管理者会给予认同并采纳使用。在这样的沟通环境中,管理者将客观、坦诚地向员工反馈其工作表现,并一起探讨解决方案,以帮助下属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