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李月君
(2022-06-04 10:28:35)《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体会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2.体会第2~4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3.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检查预习:老舍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呢?
2.过渡: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老舍先生是如何表达对猫的感情的。
(二)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学写矛盾的特点
1. 发现矛盾,体会效果。
(1)依据自主学习指南,发现表达特点。
(2)全班交流发言。
学生说发现,体会矛盾的特点:老实、任性。
朗读句子,感受猫既老实又任性的特点。
交流: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预设:更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
文中其他段落还有这样的表达吗?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交流。
2.仿写矛盾,练笔。
(1)出示作业单,学生练笔。
(2)交流小练笔。
(3)同桌互评。写出矛盾的特点得两颗星。
师小结:同学们,作者在具体描写猫的特点的时候,通过写矛盾的特点来体现对猫的喜爱,让人印象深刻。
(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明贬实褒的表达
1.读句子,质疑。
引导语:古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是怎么使用古怪这个词的?学生发言。
2.师小结:在这里作者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猫,可是通过我们的品读,不难发现文章的字里行间却藏着作者对猫深深的爱。像这样的表达方式就叫作明贬实褒。
(四)拓展阅读,感受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
1.拓展阅读“阅读链接”,体会其他作家又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的。
2.生交流。
小结:同学们,下一节课,我们再去看看老舍先生又是如何表达对母鸡的情感的。
三、板书设计
猫
古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