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小多少》说课稿刘艳珍

(2019-06-19 11:29:07)

教师姓名

刘艳珍

荣誉称号

晋中市教学能手

科目

语文

年级

 

课题

识字7

大小多少

时间

2018.10

一、

教材学情是基础

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语文部编版第一册的识字课《大小多少》。这首儿歌由4小节组成。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配合儿歌,有4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务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本班学生刚刚学习过简单的反义词,因此对课文中出现的比较学生能大致明白意思,且教材中出示了大量的插图具体体现了所比较内容,因此学生在比对的理解上较容易。但对量词学生大致会说,不太能理解量词。         

因此,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孩子多读课文多练习说话。

二、教学目标是方向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适应语文学习,对量词在第一单元有所接触,能大致照样子说出部分量词短语,但对量词的含义理解不到位,常常有用错的现象。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部编版教材本组拼音训练的主要意图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这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

导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了解量词的使用。

导学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三、教法学法是辅助

在这堂课中,我重点运用观察法、游戏法、讲解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教学流程和策略是落脚点

任务一:朗读童谣,积累量词。

任务二:

拓展延伸,读创儿歌。

任务三:书写生字。

五、教学反思是进步途径

本课教学过程较为流畅,注意了学生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注重了加入动作边读边做动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课文,并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维护课堂纪律。

但本节课仍有不足之处,在先扶后放的方式中,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较弱,给出的方法提示一次过多,不利于学生操作。第二,量词学习时重点不够明显,板书、强调不够到位,应选重点的量词进行短语积累。第三,对学生的书写指导不够细致,比如新笔画未进行强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