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嘀哩嘀哩》

(2024-06-26 15:32:32)

校本研修活动记录表

学校:腾蛟镇凤巢中心小学

项目名称

综合组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薛迪

活动时间

6.04

活动地点

音乐教室

活动主题

融学科之美,探育人之路

主讲人

薛迪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全体教师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教材分析

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喜欢的大调式4\2拍歌曲,采用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乐曲结构规整。歌曲以孩童的眼光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迎接春天,用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对春天的无限热爱。第一乐段的第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激发学生学的兴趣。第二乐段前面两句乐句配以象声词“嘀哩嘀哩”,生动形象的模仿了黄鹂鸟的叫声,极具童趣。末句与第一乐段的末句,以再现的手法进一步的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景象。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强。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以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感受和表达音乐的情感,用自己声音自然地演唱出歌曲或乐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通过学习这首歌让学生感受到要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学目标

通过唱、念、奏等方法,充分掌握好十六分音符的唱法并从律动中感受并掌握好休止符。

能够用自然、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嘀哩嘀哩》,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用自然、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唱准前十六分后八音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小乐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主题一:寻春之声

活动目标:

走进春天,聆听模仿黄鹂鸟的歌声,复习、巩固十六分音符、为歌唱环节做好铺垫

活动步骤

1. 走进春天

观看花草树木的生长视频,捕捉视频中黄鹂鸟的声音

总结:春天,万物复苏,大地生机勃勃,绿草如茵,百花齐放,太美了。你喜欢春天吗?(生:喜欢)那么在刚才的视频中,你除了看到生机勃勃的春天,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呢?(生:鸟的叫声)

2. 从黄鹂鸟的歌声教学发声,调整歌唱状态。

3. 体验音的长短,感知十六分音符

瞧!这只调皮的小黄鹂,它给我们的旋律加上了树枝, 我们的节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得更快)

(1)简单介绍十六分音符

(2)读一读节奏

(3)唱一唱,师生合作

提示:歌唱状态,注意吐字清晰

活动评价

评价要求

一级

二级

三级

能够清晰的模仿黄鹂鸟歌唱的声音

 

 

 

能够准确的掌握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活动主题二:听春之声

活动目标

熟悉歌曲内容,通过肢体动作掌握休止符的停顿。

(二)活动步骤

1.初听歌曲熟悉歌曲

1)揭题

你们的歌声带来了春天的消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嘀哩嘀哩》。

(2)熟悉歌曲内容

聆听思考歌曲中的春天藏在哪里?

引导学生有节奏的说出春天藏在哪里。

2.再次聆听,感受二拍子规律

这是多么美丽的一个春景,让我们再次聆听,去寻找春天的脚步吧!

1)律动示范,恒拍踏步,休止符的小节停下。

2)律动模仿,感受歌曲中的休止符

(三)活动评价

评价要求

一级

二级

三级

能够在律动中准确表现休止符

 

 

 

活动主题三:唱春之声

(一)活动目标

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嘀哩嘀哩》,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二)活动步骤

1.师生合作,歌词接龙

2.学唱第一段

1)跟琴演唱

2)发现问题,难点解决

一字多音乐的处理——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唱准连音

3.自主跟唱,二、三两段

4.情绪处理,完整演唱

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活动评价

评价要求

一级

二级

三级

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主题四:创春之歌

(一)活动目标

编创节奏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活动步骤

1. 深度合作,乐器点缀

1)出示乐器,学生模仿演奏

2)组织学生乐器合奏,完整表现歌曲

2. 知识回顾,春天的歌

师:同学们,你还记的我们学过哪些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吗?(生:《春晓》《小雨沙沙》)

是的,在我们的音乐课当中有许多和春天有关的歌曲,请同学们回去收集一些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可以是我们学过的,也可以是我们未来要学习歌曲,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来开一场“春天的音乐会”。

活动评价

评价要求

一级

二级

三级

选择合适的打击乐曲准确的为歌曲伴奏

 

 

 

板书设计

综合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嘀哩嘀哩》

 综合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嘀哩嘀哩》

二、设计理念

本课通过视频观看,了解春天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作品产生共鸣,再带入旋律加上歌词练习,让学生主动获取音乐知识,为后面的歌唱教学做有效铺垫。从聆听到律动到歌唱,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感到体验到运用的音乐学习能力的形成,更好的激活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体验音乐,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在聆听的基础上,通过听、动模仿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有意识的去感知音乐,感受春天的气息。

三、集中讨论

综合组老师结合薛老师的课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王晓蕾:律动可以简单一点,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蔡巧女:节奏练习可以再加强,可以分阶段练习难点节奏

 综合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嘀哩嘀哩》

综合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嘀哩嘀哩》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课前视频引入春天这一主题,让孩子们寻找春天的身影,激发孩子们对春天美景的想象,从而自然地导入歌曲《嘀哩嘀哩》,并从歌曲中找寻春天的使者。学生通过聆听,教师指导学生用跳跃、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其实孩子们之前通过各种途径几乎都已经欣赏到这首歌曲了,也有好多一部分同学基本会唱了,这减轻了曲调教学的难度,同时孩子们原本的演唱当中错误的部分也变的很难纠正,特别是嘀哩嘀哩乐句,从中引入十六分音符的知识,有效纠正了乐句咬字含糊不清的毛病,节奏把握的好多了,并且概括总结了之前所学的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知识点。之后的师生互动也开展的不错,课堂氛围欢快。最后的编创节奏活动,学生的积极性较高,部分同学可以顺利完成。

过程确认

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王晓蕾         

 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