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讲座

(2017-06-15 13:03:53)
分类: 专题培训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学校:腾蛟镇凤巢小学

项目名称

评价研究活动

项目负责人

     周林婵

活动时间

      2016.10.23

活动地点

会议室

活动主题

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讲座 

主讲(主持)人

 周林婵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全体老师 100%

申请学时

主讲2学时

参加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讲座

              周林婵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其积极的行为定势,直接影响着学习过程,并且对于学生日后乃至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成功。

在这段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感觉教师在课理念下很重视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但是对于一些课细节如书写、听、说等方面的要求似乎不很关注。这些细节我认为是习惯的问题,而作为小学教育我认为习惯培养是应放在首先的,那么对这个问题我想与老师交流我的想法与认识:

    学习习惯有许多,可分为基本学习习惯和高级学习习惯两类。

基本学习习惯包括:1、书写  2、预习和复习  3、专心听讲4、做笔记 5、独立作业6、自我反馈与查漏补缺。

    1、书写习惯反映学生认真的态度,要求卷面整洁,不潦草,不涂沫,算式规范,美观,重要一条就是言传身教。

    2、预习和复习习惯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好的教师首先在预习、复习习惯上教育培养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事半功倍,这里也包括阅读习惯。

    3、专心听讲的习惯,实际是对于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集中注意力听课的良好环境、情境,也要培养在不好的环境中如何专心听讲。

    4、养成学生记笔记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水平的一种方法,记笔记的过程是动手动脑的过程,是提高听力、注意力、记忆力的综合训练。

    5、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6、形成自我反馈和查漏补缺的习惯,是及时掌握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的好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学会自我了解学习状况和水平,对学习积极性有激励作用。同样,让学生学会自我查漏补缺,对严谨学风的形成和系统化知识的掌握,具有活化作用。

    高级学习习惯包括:1、认真观察2、勤于思考 3、勇于提问、敢于挑战。4、自学与讨论5、学用结合。6、珍惜时间。

    高级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比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艰难得多,但如果养成了,学生学习水平将大幅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学习后劲大大增强。

    1、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保证,教师不仅要传授观察的方法、思维的方法,更要反复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而不思则罔”就是重视思考的重要性,“授人以渔”使学生获益终生。

    2、勇于提问,敢于挑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

    3、自学与讨论、学用结合的习惯。上升到一定的学习层次,这里包括学习方式的问题,与人合作交流的问题,消化理解,运用知识,举一反三的问题等。

    4、珍惜时间,养成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如会讲求工作效率,这是当今社会和未来时代一个人 必备的素质之一,现在,普遍存在学生做事无紧迫感,动作缓慢。从小培养学生的快节奏、高效率,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大有益处,要做到提高效率,必须珍惜时间,合理支配时间,养成做事有计划性、有条理性。

    一、目前学习习惯存在的不良现象

    书写歪七扭八、浮皮潦草、看不懂;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不检查、不运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有些学生对做错的题不找原因、不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长此以往,产生了错误的积累,影响了后继学习。

课堂发言组织语言不够规范,表现结结巴巴,语意凌乱,发言声音小,胆胆怯怯,没有发言的学生心不在焉,忙自己的事儿,有的随意插上几句,有的没等发言结束就急着举手;有的学生不会阅读,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学生问什么?问不会的字,问不会的词,问一些肤浅的问题,口到心不到,其实学生跳一跳就能搞到。

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不少在低年级学习成绩还名列前茅,可到了较高年级,成绩逐步下降,一般来说这与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习惯一般都比较好,学习差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上表现也比较差,尤其是在认真思考、及时订正、坚持预习等方面,所以说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二、学习习惯都包括哪些内容?

    叶圣陶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内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他又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课本"。我们应该凭借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点一点","一步一步","一环一环","一课一课"的良好学习习惯。

   1、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包含很多方面,它的养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过程。先要养成课堂上专心地听、说、读、写、算,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再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大量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反思的习惯、勇于创新的习惯等。

   2、严格训练,密切配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多次反复的实践才行。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要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则努力配合好教师,增强"一心向学"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3、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对一些上课动脑积极、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学校要大力表扬,树立榜样,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原本学习习惯差的同学,只要有一点进步,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总之,我们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自觉意识。 

  4、互相促进,整体发展。除了学习习惯外,还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如一个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创造了条件;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惯了的人,要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是很难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与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的培养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整体发展。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教师绝不能因为习惯的养成在短期内难以见效,而不愿抓、不想抓、不去抓。只有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细心观察,耐心帮助,诱导、言传身教,才能使学生有信心改正不良习惯,养成好的习惯,正如一位哲人所说: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将来是习惯造就我们。

http://s9/bmiddle/0029SoyEzy72PJnBfDO48&690

签到栏

(可附页)

http://s9/bmiddle/0029SoyEzy7bT3yEHd698&690


过程确认

 

                           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周林婵

                           时间:2016.10.23

说明:活动发生两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