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释“雷氏前谱序”(草稿)

(2021-02-11 14:01:51)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泸州古蔺]雷氏前谱序

  胡其1

提要】“雷氏前谱序”转抄自泸州市古蔺县水口镇雷氏清光绪二十一年《雷氏族谱》。该文通过雷氏家族三代人在明末清初的履历。直叙了当年民族矛盾、社会阶层矛盾:内部矛盾的尖锐性、复杂性。雷氏三代人在战乱中,虽为崇明利益集团的一方,却间接为社会安宁、平和,作出了应有的表现。排除此文晦涩字句,其记叙内容可填补研究那段历史的空白。

永宁府马湖屯2先祖,讳安民,号坤山,忠义迈世,智勇先人,原籍蜀之中川人也。从播3,功袭宣抚司边籓长官。于万历年间,值建昌蛮梗化4,蜀总镇刘讳綎5,奉诏捕讨,拣调各土司之能目随征。坤山公率部曲应征。偕大帅追剿迨建6,论功升擢题授都司加衔参将。侦窥新宣抚奢寅7阴谋不轨,虞有池鱼之及,方拟择木而即见制于人。幸名哲保身8,举家得脱罗网。毛丘锁尾,托寓邻封,坐席未暖,即奉调入卫9,升授副总兵。维时各省之师云屯关外,咸欲树续建功。无何经略失机,主司欺敌。纵有擎天之力者,亦难挽即倒之狂澜也。虽敌骑塞野,公犹于千枪万刃中,立斩数级,以却重围。既而屯边之全师尽殁,公又岂能以独存乎。斯时也,天地含愁,草木悲凄,此骨气运无可如何矣,公身死国难,倘继述非贤,不既随时冺殁哉。

长公讳振乾10,号天长。二讳应乾,号天岳。三讳肖乾,号天锡。当公之不讳时11,长、次两君尚寄泊酉阳12,只天锡以成童随公左右。公初与敌合,即斩双级付天锡驰报首功,因不罹于难。事闻上,各省死难镇副皆赠袭,公得骠骑将军,荫一子百户。

未几,而奢寅果叛犯蜀,蹂躏三十余城。次公天岳克承先志,赴京都收公部曲,倚赞刘太仆13驻渝,会四道合剿。既贼溃后,随监军道14赵由桐梓一路追捕。

天长公亦集戚族乡壮,应时而启,会师入蔺,身经数战,收故庐。至全蔺荡平,天长公已守故土,升授游击,管挕遵义铁筸营15,防御水西16。至辛巳年(1641年),病中正寝。

天岳公赴阙献俘,升任南镇后营副总兵,实任湖广镇筸17参将。于崇祯丙子年(1636)随杨阁部18追剿闽贼19至麻城20阵亡。父子继死王事,忠贞贯日,气节凌霜,而乃悭于一线,无复有略其遗事者。

天长公,阴德笃培,石麟迭出,彬彬然继燕山之美。长大壮,号参仰,次大亨,号赞仰。季大益,号谦之。四大颐,号节之。么君以冲龄未字及严君宾天21

参仰兄,年甫十六,乃不以世及之业自安,慨然欲重光祖烈,会张逆22陷川,生灵涂炭。故阁部王23奉特旨,赐尚方剑,专办蜀寇24,征调黔蜀忠义,竭协力靖氛25。参仰兄应调率所属汉夷壮士出叙泸26一带援剿,历职总兵官都督佥事。于永历戊子年(1648),因与遵勲王忠国角衡27,不量力度势,而欲以一绳倾大木。数战不利,乃率远涉嘉阳28。无何所倚,庇之华阳侯29,复戕于同舟之穽30。参仰兄乃奋不顾身,从犯锋镝始也,激于忿以启丧家之爨继也,伤于勇致取杀身之危,然身毙异乡,盖凛凛有烈祖英气。

赞仰兄,即于戊子年夏(1648),徒手撑天,不径不窦,夫妻聿胥沉陆,较之匍伏,腼颜以丐,延余喘者,亦甚霄壤矣。

谦之兄,变姓名韬踪迹,托倚泰水31,以谋免脱。数经搜捕,皆于厚赂中幸免焉。二、三年间,跼天踏地而护此身之全者,谓非仓仓有以点佑之也欤。

节之兄,年甫十二随参仰走嘉州32。既参仰罹袁武33之难,复奔故穴。间关险阻,万死一生矣。两兄之丁斯难34也,惴惴然危如朝露,向非祖功祖宗德滋培丰厚,其何以涉冰渊而护攸济也乎?。

迨夫遵仇寝息,始庆莫予之毒。其归根赋命之策,乃得油然而徐商之遂。自辛卯春(1651),各以孓然之身,携拏復业,芟乂丛棘丰草,小结茅屋,与狼虎麋鹿立杂难而居焉,繇是而菑畲64,渐辟棘榛遍除,收复既散之藏,获旋挽已去人心,虽事与时移,信从者半,按剑者半,而根深蒂固,既风雨,自不得飘摇之矣。

蔓延丙申之秋(1656),永35之诸当事,始以故物归原主。而谦之兄乃从事屯政。但地方迭经兵燹疮痍未复,值此军兴旁午,征调靡甯,而催科倍于常额。顾安得复寻先人之殷庶威武哉?。

虽然有志者事竞成,使从此而朝乾夕惕,月盛日新,又奚不足矣夸美前人也。

余以避流氛36来寓斯土,与谦之金玉宜切,芝兰情逾手足,而惧后之孙子躭于燕安,狃于卑近,不复志先人之志,事先人之事,俾忠勇家声竟至湮没闻也。爰是辑厥始终书俟后之有志者。

大明永历丁酉(1657)蒲月望日金鹅期尔子非碔氏胡其卞书于新案之容膝居

 

1]“胡其”为雷氏易姓族人。

2]“永宁府”,实谓今泸州以南叙永县一带。明初于此设永宁卫,隶贵州都司。清初改卫为县,为四川叙永直隶厅(后改为叙永直隶州)属县。疑其将当时的永宁卫设为“永宁府”有可能是南明政权所为。这里所说的“马湖屯”在今天古蔺县水口镇,当地又称“马湖营”。“马湖营”是地方驻军的名称,马湖营成军在唐代。金沙江旧称“马湖江”,在唐代到宋代与南诏国均以马湖江为边界,故在此设军以守,并以马湖江的“马湖”两字为军名。唐时。马湖营军队指挥官驻地,据有关专家考证,初在今天屏山县县城处,后在县新安镇境内。马湖营主要活动范围大致南到西昌、北到邛崃、东到泸州一带。马湖营出省作战是有可能,但现在尚未有这方面的专论。不过这支军队曾驻扎过的地方,民间多依其名为地名,所以今天多见以“马湖”取名的地方。

3]“播”即播州。其地在今贵州省东北部,清康熙之前属四川辖地。

4]“建昌蛮梗化”,“建昌”泛指马湖江、大渡河以南地区。“蛮”旧时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梗化”作梗不开化

5]“刘(15581619),字省吾,江西新建人,大都督刘显的之子。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万历年间,考中武状元,随父讨伐九丝蛮。凭借军功,出任南京小教场坐营。万历十年(1582),抗击缅甸有功,升任云南副总兵,因事去职。万历十三年(1585),平定罗雄之乱。万历二十年(1592)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抗倭援朝,大败日军。万历二十八年(1600),参加播州之役,平定杨应龙之乱,授临洮总兵官。万历四十六年(1618),授左都督府佥书,抗击后金军队。参加萨尔浒之战,以身殉国,获赠少保。崇祯元年(1628),葬于江西新建县。清朝乾隆年间,追谥忠壮。

6]!“建”即建昌。

7]“奢寅”彝族人奢崇明子。

8]“名哲保身”原文如此,应为“明哲保身”。意为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 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问题的处世态度。

9]“卫”即建昌前卫。明初建昌卫所设卫所之一。

10]“振乾”雷安民长子。

11]“当公之不讳时”在这里意为:当安民公在世时。

12]“酉阳”今重庆市酉阳县。

13]“刘太仆”名进,字文升,光州人。景泰四年举乡试,任安徽省太平府通判。

14]“监军道”官名。明朝于各省设,不常置。为各省布政使佐官左右参政、参议的分道之职,以监督武职,整理文书,商榷机密,参谋军务。

15]“铁gn营”,“铁”为为小地名,在今湖南省凤凰县县城以南,以傍子溪而得名。该地是以苗族为主的民族混居地,民风彪悍,以其民组建“铁兵”特善攻伐,直到清代,清政府还利用其与太平军对抗。

16]“水西”泛指赤水河上游地段,今天贵州省毕节市以西的广袤地区。

17]“湖广镇”即驻铁的镇一级军事职官名。

18]“杨阁部”,明崇祯年间礼部尚书杨嗣昌。崇祯十二年(1639)以“督师辅臣”的身份在湖广、四川一带,围剿李自成部和张献忠部。

19]“闽贼”,原文如此,可能是“闯贼”的笔误。据查,当时在湖北省东部,杨嗣昌作战的主要对象是李自成部和张献忠部

20]“麻城”今湖北省麻城市。

21]“么君以冲龄未字及严君宾天”,原文如此。“么君”当为“末君”或“幺君”,即指节之。“未字”喻节之早夭。“严君宾天”指天长公去逝。

22]“张逆”即张献忠。

23]“阁部王”南明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应熊,时督川、湘、云、贵军务,专檄讨伐张献忠。

24]“蜀寇”指以张献忠为代表的四川反明的各地方组织。

25]“靖氛”平息川内战乱氛围。

26]“叙泸”即宜宾与泸州。宜宾旧称“叙州”。

27]“王忠国”名王祥,王应熊家奴,随王应熊征战多年,以收复遵义,平定泸州、叙永、水西功,南明擢升为总兵官、右都督,受封忠国公。“角衡”指王祥与雷氏之间发生内部争斗一事。

28]“嘉阳”泛指今乐山犍为县一带。

29]“华阳侯”即杨展。杨展(16041649),字玉梁,四川嘉定(今乐山)人。明崇祯十年(1637)武进士第三名,明末将领,官封华阳侯,卒谥“忠惠”。杨展在彭山江口一战击败由水路南下的张献忠水军。

30]“复戕于同舟之”指参仰公与杨展同时被袁。武二人设计杀害一事。

31]“泰水”即岳母。

32]“嘉州”今乐山。

32]“袁武”即袁韬和武大定。武大定初为明军,曾降李自成,其后追随南明杨展,并与袁韬设计杀害杨展,最后降清。

34]“两兄之丁斯难” 指谦之、节之两人之长兄参仰公与杨展同时被害一事。

35]“永”即永宁地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