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简阳县志》氏族志载客家人资料四
(2020-04-13 09:25:16)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81-266 |
周柏长 |
广东 |
乾隆初 |
简东龙泉寺怀远坝 |
祠在杨村坝 |
82-267 |
邱昌义 |
福建上抗 |
不详 |
于广东兴宁大坪墟入川 |
祠在盐井坝 |
83-268 |
邱宗一 邱宗信 |
福建上抗 |
不详 |
由广东入川,居简东胡家场、施家坝等处 |
|
84-269 |
邱宗文 |
福建上抗 |
不详 |
简东胡家场中子 |
|
85-270 |
邱龙鸣 |
福建上抗 |
不详 |
由广东入川,居简牛头寺() |
|
86-271 |
邱祥珍 |
福建上抗 |
不详 |
简东胡家场 |
|
87-272 |
邱君宠 |
福建上抗 |
不详 |
简东胡家场 |
|
88-273 |
邱振泰 |
福建上抗 |
不详 |
简北石桥井 |
|
89-274 |
邱鸿鹏 |
福建上抗 |
不详 |
简东胡家场 |
|
90-275 |
邱嘉富 |
福建上抗 |
不详 |
简东乡文家山、叶家桥() |
|
91-276 |
邱宏光 |
福建上抗 |
不详 |
由江西入川,居简东胡家场 |
|
92-277 |
邱宏一 |
福建上抗 |
不详 |
由江西兴国县江背洞入川,居简东胡家场 |
祠在禾丰场廖家堰 |
93-278 |
邱兴伯 |
福建上抗 |
不详 |
简东涌泉寺 |
|
94-279 |
邱贵伯 |
福建上抗 |
不详 |
由广东平远长田乡入川,居简东涌泉寺石杜山 |
|
95-283 |
林兆清 |
江西卢陵县儒林乡 |
乾隆丙午 (1726) |
简西贾家场中街 |
|
96-287 |
蓝腾光 蓝腾茂 |
广东长乐塘肚 |
康熙己亥 (1719) |
先迁川东,乾隆甲子(1744)迁简西毛家场 |
祠在竹山沟 |
97-294 |
李廷荣 |
福建宁化 |
雍正癸卯 (1723) |
简下同心金洲坝() |
祠在金州坝 |
98-310 |
李 |
广东长乐 |
乾隆壬申 (1752) |
简东 |
|
99-315 |
邬伯珍 |
广东龙川丁岩约 |
康熙己亥 (1713) |
初居金堂万家沟,后置业踏水桥石马井 |
祠在古石马井 |
100-336 |
宋良材 |
广东长乐 |
不详 |
不详 |
石桥井等处有其后裔 |
101-338 |
易仕盛 易仕云 |
广东长乐 |
清初 |
简东石钟滩石碑塆() |
|
102-339 |
魏国宝 |
福建上杭 |
康熙 |
其父元伯由福建迁湖广善化县,国宝迁简城南关外白塔坝 |
祠在白塔坝老宅 |
103-340 |
魏文盛 魏钜盛 |
广东长乐下淳乡 |
雍正丙午 (1726) |
简西海螺河魏家塆() |
祠在成都提督街 |
104-341 |
傅万一 |
福建上杭娇洋村 |
康熙庚子 (1720) |
迁简射洪坝() |
|
105-362 |
傅成章 |
广东长乐县 |
乾隆甲子 (1744) |
简东踏水桥 |
|
106-363 |
赖象天 |
福建上杭 |
乾隆乙酉 (1765) |
简南龙桥铺十里坝 |
祠在十里坝 |
107-364 |
赖九鸾 |
福建南靖 |
雍正乙巳 (1725) |
简三江坝() |
|
108-365 |
赖弘祥 |
广东龙川 |
乾隆戊辰 (1748) |
简西草池堰 |
祠在龚家岭 |
109-366 |
赖捷魁 |
广东龙川 |
乾隆甲申 (1764) |
未载 |
|
110-367 |
赖辉玉 |
广东长乐 |
乾隆戊辰 (1748) |
简东龙泉寺 |
|
111-368 |
赖廷才 |
广东长乐 |
清中叶 |
简东龙泉寺 |
|
112-369 |
赖鹏辉 |
广东黄泥寨 |
清中叶 |
简东龙泉寺 |
|
113-370 |
赖美玉 |
广东 |
清中叶 |
未载 |
|
114-371 |
赖辛玉 |
广东 |
清中叶 |
简东龙泉寺 |
总祠在成都东升街 |
115-372 |
蔡立楫 |
广东长乐 |
乾隆癸酉 (1753) |
简东禾丰场芳草沟 |
祠在段家沟 |
116-386 |
万成志 |
广东长乐 |
康熙末 |
简北石盘铺桂花园 |
|
117-405 |
廖斯荣 |
江西长宁县(今寻乌县) |
清初 |
先迁贾家场后移三岔坝 |
祠在三岔坝 |
118-416 |
谢靓君 |
广东兴宁 |
清初 |
简慈云寺() |
|
119-417 |
谢瑞元 |
广东兴宁水阳堡 |
乾隆 |
未载 |
|
120-418 |
谢元和 |
广东兴宁水阳堡 |
不详 |
迁简戴家庙() |
|
121-419 |
谢敏周 |
广东连平州银梅园 |
康熙末 |
简西贾家场两河口 |
|
122-431 |
卓家谨 |
广东长乐西林 |
乾隆 |
简西三岔坝 |
祠在三岔坝 |
123-455 |
黎连兴 |
广东兴宁 |
乾隆 |
未载 |
|
124-457 |
陈 |
广东长乐 |
康熙 |
未载 |
|
125-462 |
张兆光 |
福建汀州府抵抗村 |
乾隆 |
置业龙泉寺石子河 |
贸易来简 |
126-463 |
张天锡 |
广东长乐转水角澄江湖 |
乾隆 |
简晋安保李家沟() |
|
127-464 |
张裔亮 |
广东兴宁 |
清中叶 |
芦葭桥鄢家坪 |
祠在芦葭桥鄢家坪 |
128-470 |
黄乾恩 |
广东兴宁 |
清中叶 |
未载 |
祠在贾家场 |
129-478 |
曾丙元 |
广东兴宁 |
康熙 |
龙泉驿 |
|
130-479 |
曾元耀 |
广东长乐 |
康熙 |
龙泉驿 |
|
131-480 |
曾简俊 |
广东长乐 |
康熙 |
未载 |
|
132-481 |
曾明朗 |
广东长乐 |
不详 |
未载 |
|
133-484 |
林贤凤 |
福建东林县(待考) |
康熙 |
未载 |
|
134-492 |
魏廷丙 魏廷兆 |
江西石城县龙上里堂富乡 |
雍正己酉 (1729) |
奇瑞公故,妻欧氏携两子由广东长乐河南乡第三塘迁简草池堰 |
|
|
|
|
|
|
|
说明:
1、清初简州分为十乡,后来以沱江为界,分为东、西两乡,江以东为“东乡”,又名“仁善乡”;江以西为“西乡”,又名“义和乡”。
2、文中抄录个别文字,皆因原复印件多有漠糊,只能依字形抄之,但不影响抄者原意。“()”内文字为抄者所注,皆因多系小地名,仅供阅者参考。
3、笔者从民国《简阳县志》氏族志中析出客家人的标准:一是原祖籍地为罗香林先生所圈纯客住县及非纯客住县为主要条件;二是原文原籍地仅有“广东”、“江西”两字,但以迁入地是简阳客家人聚居地,又是同宗聚居,故收录入简阳客家人系列中,反之不录。明初,由客家地区入简的家族也不录。
4、民国《简阳县志》氏族志中,所记有以广东祖为一世,抄录时以实际入川祖名记之。
5、备注栏中有“”的家族,仅是已录入氏族世系的补漏,在统计氏族数时,不计。
6、民国《简阳县志》氏族志记载的氏族,虽有遗漏和一些错记,但所收录氏族数之广泛和内容之详实,让人称奇。据同事说,川内也有如民国《简阳县志》记载氏族志的,可惜我未见到过。总的说来,我所见过的一应类似的志书中的氏族志,均记载极为简约,读之无味,也无多大利用价值。民国《简阳县志》氏族志令我个人受益匪浅。前些年研究四川麻城孝感乡现象时,就依民国《简阳县志》氏族志写了“从民国《简阳县志》氏族志及田野考察中看麻城现象”一文。如今在编辑《四川客家志》时,它又为我们提供了早前简阳地区客家人的整体性素材,这是难得的。我们感激简阳地区的前人为我们留下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原简阳的西乡是客家人的散居区。原简阳的东乡多有客家聚居地,三星镇、踏水镇一带为简阳地区客家方言岛,这是很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