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过“九折阪”。看两位王姓官员

(2018-10-08 14:12:02)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九折阪”是古代“唐藩道”、“身毒道”中的一段。位于今天荥经县西南与汉源县东的大相岭(曾称:“邛笮山”、“邛崃山”。大相岭南段又称“泥巴山”)上。从荥经县花滩镇向南经安靖到凰仪(旧称:黄泥铺)。从小关山起,古道开始向上更加崎岖难行,行三十五里到长老坪(今称:草鞋坪。海拔2900米,为两县分界处)。至此下山十五里到二十四盘,再下山十里到羊圈门(旧为:王建城),又下山五里到清溪县县城(今:汉源县清溪镇)。“二十四盘”指从草鞋坪下山到“盘脚”十五里的路段(这路段在卫星地图上清晰可见)。该路段在二十四盘之前,还有九处险弯,故有“九折”之说,且全在一条山脊上,即又有“阪”之称。

该处古道险要,《华阳国志》有载:“有九折阪,岩阻峻回, 曲九折乃至山上。凝冰夏结,冬则巨寒。”

《汉书》卷七十六·王尊传载:上以尊为郿令,迁益州刺史。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即:邛崃山)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耶?’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尊居部二岁,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

“王阳”名王吉,字子阳。虽《汉书》说王阳“行部至邛郲九折阪”,但从行迹实情来看,王阳从益州出来,要到长老坪处才能到九折阪前。而从小关山到长老坪却是要爬三十五里的上山路。俗话说:“上山脚打软,下山脚打闪”,这位极端爱惜自己身体的王阳,此时只能顶多行至小关山前,便借口畏道不行了。

后来的王尊,却勇敢地经过了这段路。《汉书》中对王尊过大山用了“驭”和“驱之”,但从这段路的路况来看,王尊乘车过大山是不可能的。虽说这古道属“茶马古道”,曾长期有大批易得的马匹从此经过,但多处险窄的而又多变(山体塌方和泥石流常改变道路走向)的道路,只能是让马匹空负走过。就是今天在这里,多用骡子负重作为运输工具。前些年在此考察时,山民仍多是人工负重上山,因而估计王尊过大山时多为步行。

王阳与王尊曾先后为“益州刺史”,在“九折阪”前,两位官员却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言行。《汉书》及《华阳国志》及后来的方志因此多言“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其实“王阳为孝子”为浪得虚名,而“王尊为忠臣”一点不为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黄精浅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