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河“洗澡”趣谈

(2018-07-22 11:12:28)
标签:

文化杂谈

    大热天,下河“洗澡”,那是最好的避暑办法。如今可不行了,能适合“洗澡”的河流没有了。去游泳池“板澡”,也成其为一种高档消费。五十八年之前,我家住在原十五中学对面,其东南侧为樊家堰,其水从高升桥流来,在樊家堰堰头以上形成约十五米宽,水深在一米左右的最佳天然沙底游泳场,那是十五中学学生上游泳课的场地。这段河道平时也是女生游泳之处。樊家堰堰头的急流让以下河段形成一个直径约二十五米的不规则园形回水凼,水深浅不一,最深处在堰头下方,有三米多深,是野孩子们站在堰头上,展示优美跳水动作的最佳处。回水凼在堰头下的左侧,回水凼的中间有一时露头,时而又被水淹没的沙丘。堰头下方的右侧是一片沙滩,是洗澡孩子们晒太阳和玩沙的地方。玩沙是用手握住一团水份极重的河沙,然后让其顺食指滴下,在沙土上形成塔状。是两人的话,还可以比比谁的塔高。常出现一人要嬴了,另一人“耍无赖”,突然泼河水冲塔,最终两人嘻嘻嘻哈哈、你追我赶又下河去了。下河洗澡的人群中大多有较好的水性,却没有出现民间认可的“明星”。“明星”的头衔却被岸上卖大头菜夾锅盔的半大老头占有了。这老头卖的锅盔径十厘米,从侧边开口,塞入大头菜,每个五分。半个也卖,要价三分(当年斤米要七、八分)。其味对洗澡之人来说,味道好极了。他之所以出名,并不是他的锅盔,而是他的水性。此人其貌不扬,搂搂垮垮,传说他曾是前清“水军”成员,水性极佳,大家为其取名“水军都督”。有人想见识一下这“水军都督”的本事,提议要他下河表演。请专家出场,是要付出场费的,“水军都督”的出场费是你要买他的一只锅盔。协议达成,“水军都督”便下河了。关键时刻“水军都督”是不需这个协议的,那就是下河救人。这也是“水军都督”受人尊敬的根本原因。不过我在樊家堰洗澡多年,还未听见过此处,曾因下河洗澡而被淹死过人的事。

我洗澡,学会游泳是在樊家堰。虽然我也曾在成都的摸底河、三洞桥、龙爪堰、南门大河等处下过河,但其总数不及樊家堰多。每到暑期,早饭后就做暑假作业,作业一做完就下河去了。午饭后午眠,只要眼睛一睁,又下河去了。有时晚饭后还要再来一场夜游。因为我家离樊家堰太近了,在家里就穿好那红色侧边系带的三角泳裤,几步走过去就到了。开学回到学校时,全身漆黑,与黑人差不多了。1959年夏天医生捡查出我有心脏病,开条让我卧床休息。同学们趁星期天来家看我,那知不懂礼貌和任性的我,居然将女同学丢在家里,带着一帮男同学到樊家堰下河去了。那时的男生很少有不会下河洗澡的。

    关于下河洗澡,还有一件趣事。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带学生去大丰公社参加“双抢劳动”。因天气太热,学生要求下河(该河是该村北边临斑竹园的一条河,不是东风渠),领导班子同悥了(这是今天任何学校或老师都不敢想,更不敢作主的事)。两三天下来,发现按常规准备的午饭不够吃了。一查原因是下河洗澡后学生体力消耗更大了,食欲增加,饭量超常。于是改“饭前下河”为“饭后下河”,并在下餐中适当增加份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