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官难断家务事”新解(草稿)

(2018-06-10 15:14:30)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清官应是:为人正直清廉、依律办事通达干练、恤民情客观公正、查邪恶不畏强权之公务员也。这样的清官为什么对家务事处于“难断”之地?仔细看来,其因有二:一是,官方是依律办事,官方是不会因你家中酱油放错地方,而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只要你不违国法,官方是不管你家务事的。就是清康熙的《圣谕十六条》虽对民众的教化,个人素质提升有非常大的推进作用,民间很多家族也将其收录在本支族谱中,有的还有较详细的认识。却对家庭生活中,出现的家务矛盾的平息,却是无明显、及时的收效。二是,“家务事”系指家庭或家族,在不损害国法。或他人及公众利益的前题下,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矛盾、意见分歧。这些矛盾、分歧能闹到公堂去吗?能让清官断得清楚吗?

如何平息发生各类矛盾和意见分歧的“家务事”呢?其实中国的传统中早有了以“家规”、“族规”来规范家人、族人的一应行为举止。这些旧时代的“家规”、“族规”中,难免会出现封建的糟粕和以宗法代国法的内容,但其中不乏仍存有广泛的合情合理的规矩要求。 

“国法”与“家规”、“族规”(含“村规”、“乡规”、“行规”)的关系,在清康熙《圣谕十六条》中就清楚地说明了。康熙说:“惟至治之世,不以法令为亟,而以教化为先。盖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于可久。若徒恃法会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务未也。”康熙所说的“教化”,实则是一种“倡导”的行为,鼓励民众在国法的框架下,自定规矩以达能自律。

民间以“家规”、“族规”、“村规”、“乡规”规范做人、做事、待人、待物的结果,让社会良好风气得以传存,其功不可磨灭。其间顺应这种要求的各种版本的“劝世文”,也应运而生。这中间传说为宋人邵雍写的《孝弟歌》,尤为得世人传承。

今日之中国已初系法制国家,其间有世风有不正之处,皆源于历史原因,系“舍本而务未”的偏差所至。“亡羊补牢,未为晚”,现全国人民在国家的倡导、鼓励之下,正拼命似的从中国一应的传统中,吸取先进成份,以扬中华之光。

 

附一:清《圣谕十六条》

谕曰:“朕惟至治之世,不以法令为亟,而以教化为先。盖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于可久。若徒恃法会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务未也。朕今欲法古帝王,尚德缓刑,化民成俗,举凡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以上诸条,作何训迪劝导,及作何责成内外文武该管各官督率举行,尔部详察典制,定议以闻。”

《清圣祖实录》卷三四

 

附二、《古孝弟歌》

其一

子养亲兮弟敬哥,休残骨肉起风波,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如斯遐迩皆称美,子养亲兮弟敬哥。

其二

子养亲兮弟敬哥,怡声下气要谦和,难兄难弟名偏重,贤子贤孙贵自多。

负米尚能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养亲兮弟敬哥。

其三

子养亲兮弟敬哥,训贤妯娌事翁婆,好遵孟母三迁教,须读张公百忍歌。

孝友睦兼任恤,智仁圣义与忠和,当时曾子同博,子养亲兮弟敬哥。

其四

子养亲兮弟敬哥,天时地利与人和,莫言世事当如此,堪叹人生有几何。

满眼繁华何足贵,一家安乐值钱多,奇哉让果并怀桔,子养亲兮弟敬哥。

其五

子养亲兮弟敬哥,光阴掷过疾如棱,庭闱乐处儿孙乐,兄弟和时妯娌和。

孝弟传家名不朽,金银满柜富如何,要知美誉传千古,子养亲兮弟敬哥。

其六

子养亲兮弟敬哥,晨昏定省莫蹉跎,一门孝友真难得,百岁光阴最易过。

和乐且耽宜自翕,伦攸叙在谦和,斑衣舞罢埙奏,子养亲兮弟敬哥。

其七

子养亲兮弟敬哥,丈夫休听室人唆,眼前金帛无嫌少,膝下儿孙不厌多。

但得家贫和也好,若教不义富如何,王韩孝友垂青史,子养亲兮弟敬哥。

其八

子养亲兮弟敬哥,休伤和气忿争多,偏生嫉妒偏艰窘,暗积私房暗折磨。

不孝自然生忤逆,无仁无义出妖魔,但闻孝弟传千古,子养亲兮弟敬哥。

其九

子养亲兮弟敬哥,莫因微利处伤和,黄金柜内休嫌少,阴骘冥中要积多。

私曲且如公直好,刚强无奈善柔何,古今简册多名誉,子养亲兮弟敬哥。

其十

子养亲兮弟敬哥,吁嗟分析听搬唆,囊中财物他嫌少,祖上田园你要多。

夫妇眼前虽快乐,儿孙日后恐消磨,何如孝弟亲乡党,子养亲兮弟敬哥。

 

1、该《古孝弟歌》传说系北宋卜士邵雍所作。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

    2、本文首抄自金堂县广兴镇熊安村清乾隆年武冈州刊《刘氏族谱》,并参它本修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