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驱车经成巴高速公路在金堂县下高速。按地图指示,进县城到县政府左转,向城厢镇方向行驶。一路几多打听,所问之人均不知晓此处有一个“真多观”,都只说有一个“龙王庙”。无赖只好先到“龙王庙”处碰碰运气。
按路人指点方向,沿过境公路行驶,不到两分钟就看见十字路口边立着一路牌,上面赫然写有“真多观”三个大字。原来群众所说“龙王庙”就是“真多观”。真多观立于相对在高约六七米的山头上,道观规模也不大,是近年重新修复的建筑。在观内外也没有看见有价值的文字和文物。现在真多观连同东边的一个山湾,建成为金堂县供游人休闲的“金山公园”。真多观是汉代蜀地道教“真多治”,系李八百之妹李真多修练处所。除此处为传说中的真多治外,在金堂县清江镇的火盆山,也是传说中的真多治。按计划决意去清江镇看看。
继续沿过境公路东行,过了青白江桥左转,数分钟后便到了火盆山。火盆山又称铜盆山,紧濒临于沱江西岸,独立于平原之上,西距青白江顶多不过两公里。由于火盆山上现为单位工作重地,不便于入内考察,只得在外粗约估计一下山的相对高度在六、七米左右。近处也不便拍摄。周边建筑也多,也不可能拍摄。于是调头转向金堂县沱江一桥桥头,在远处拍下火盆山照片。
金堂县两处传说中的“真多治”,谁是李真多当年的正宗修练处呢?现暂无法考证。不过在南宋始建的怀安军军镇“真多镇”取名应该与“真多”有紧密的关系。“真多镇”的指挥机关驻地又在哪呢?从两处传传说的“真多治”所处山势来看,都有可能是真多镇指挥机关驻地的可能性。但真多观距城厢镇约三、四公里,城厢镇又是南宋怀安军古城镇指挥机关驻地。两个指挥机关相距太近,这样的军事布局的可能性太小了。火贫山无论与相邻军镇指挥机关驻地的距离,还是扼守在青白江与沱江咽喉要道上,真多镇指挥机关设置在火盆山上,非此莫属。
清江镇的考察基本结束,沿沱江下行。过韩滩大桥左行,行进于金堂峡中,在路边农家乐将就吃了午餐。途中看见一宣传牌中,有将金堂县金堂山混为三学山,让我迷惑。南宋怀安军有一个“金堂镇”军镇驻地设在于今天韩滩和悦来境,是古金堂县县城,其南面的山就是“金堂山”。
因同行者中有人未游过云顶山,于是饭后又登上云顶山,游了慈云寺。下得山来,过淮口镇直奔金龙镇。东问西问,七转八转,幸好一路路况良好,终于到了金龙镇净因村二组的净因寺。净因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毁于历史的原因,现建筑系近年群众自发修建的,没有文字可查,也没有一点想得到的气息。净因寺同样座落在约六、七米的小山头上。当地群众介绍,旧时山头上有三道门,现已不存。清代人曾游净因寺,其诗中有“连山瓦砾”记载。我便问当地老乡:“当地哪些土中曾出现很多瓦片?”老乡指着左侧村道边一溜土地说:“瓦片多得很,从这里二组开始,一直沿村道到七组村委会,三里路边的田土中都有瓦片。”这让我感觉到当年白艻镇驻军于此,规模和兵丁都不在少数。净因寺因怀安军置白艻镇而建,与广兴镇因置三节镇而建广严寺一样。
http://s3/bmiddle/0029Sipagy6EFUlYclY32&690
金堂县真多观
http://s9/bmiddle/0029Sipagy6EFUwCX5m48&690
在沱江东岸拍西岸火盆山。正中绿荫处为火盆山。
http://s16/bmiddle/0029Sipagy6EFUOSxJR4f&690
在净因寺遗址上修建的老年活动场所。
http://s3/bmiddle/0029Sipagy6EFV2pD7Y02&690
净因寺山下通向村委会的村道。村道左侧田土中都曾存在“连山瓦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