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字崇学,号正儒,赋性磊落,象貌魁梧,方面美髯。尝于读书时,美慕班超。投笔旋操弓游,中邑武庠,方有万里封侯之志。
以家务渐替,遂留心家政,不复绊志明缰已。而经纪有方,家业尽为恢复。嗣后花萼敷荣而四株竞茂者,公之力也。又纯孝嫡母,王逝后,先奉养两继母。包养异,而友爱兄弟,出入与俱乡人咸健羡之。乡人或有争竞,公辄为排解,鲜有鼠牙雀角讼至公庭者。邑侯知其名,凡大小事必召为助理。然公则非公,不至人以山中宰相目之宜也。与人交,肝胆槎桠,生平未爽一约。而有时议论生风,闻者莫不倾听。又公之诙谐所致,不足为公之奇也。
广兴场禹王宫规模狭隘,公与李翁永模几前辈倡首经修。殿阁辉煌,楼台宽广,始觉焕然可观。计数千有几,而公则毫未有所私也,七府人距今犹称道。
弗衰,公生平未神于数,而逝之前数月,以产业概付儿辈,凭亲族四折之,并自为诔文,历数一生功过疾苦,未尝隐讳。复亲禹诣禹王宫焚香辞神,瞻睹庙者久之,以息而归。未己仙去。前似有豫知其死者,母乃致德之所欤。
李翁与公素称莫逆交命,其子三少君尧垓,后中庚子科乡试。作晚章四律,中有句云:“侠士肝胆儒士,文人笔墨武人拳。”以为公写照也。
今之后裔多能绍述力行善事者,皆公积德累仁启之。故为略叙梗概载诸家乘,以俟后之作传者采焉。
大清咸丰九年巳末秋堂侄大义[心斋]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