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北斗镇洞弯村叶家祠建筑之迷

标签:
仁寿县北斗镇叶家祠杂谈洞弯村家祠北斗 |
一,叶家祠修建于利民山山顶。利民山相对高度近百米,祠堂周边无任何民居,也无任付民居遗址症迹。这种情况与一般为宗祠选址常规大不一株。一般宗祠都建建在家族聚居区,方便不同年龄的人参与祭祀,也方便家族遇事,随时都可进内告祭祖宗。这里为什么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宗祠呢?
http://s5/mw690/75e8d500xd321d206ded4&690
对面的山为利民山。叶家祠建于右边山头上。
二、叶家祠建筑群的军事防御功能明显大于民用功能。
1:猛一看叶家祠,竟与“客家围屋”相同。“客家围屋”是具有防御功能的建筑。
http://s7/mw690/75e8d500xd321f616ada6&690
叶家祠主体建筑平面成长方形,占地在一千平方米以上,四周全用条石包裹,两侧中部各开有一方形门,侧门至正面墙的上部开了正面开了数个“窗户”。正面中部一道卷拱形大门。大门两边上方各开有三个“窗户”(被砖封处)。
2、祠堂后院的“风火墙”存在极不合理。
http://s14/bmiddle/75e8d500xd32232386c2d&690
http://s5/bmiddle/75e8d500xd32235a0e604&690
祠堂周边既无民舍,无民舍就不会受到外部火灾影响。那么此处设置“风火墙””的真实用途是在“防”什么呢?且“风火墙”呈“凸”字v的造型独特,这是何方何时的习俗?
3、从祠堂下山,居然还有有一道“山门”。
http://s14/bmiddle/75e8d500xd322842f90ed&690
祠堂有这样的“山门”应该是与众不同吧?卷拱形门的上方何故要开一个大大的“窗户”?
大门右边悬空的巨石上还有梯步和园形孔洞
,既然是祠祠堂,何必大费周章搞这样一些东西?再看“山门”背后。
http://s7/mw690/75e8d500xd322a7883636&690
山门背后中部居然有数个方孔,这是为什么?难道山门后面原有房屋建筑?
4、从山门上山的阶梯中部,居然横着一道沟。
http://s7/bmiddle/75e8d500xd322bf0d1876&690
这道沟,你说是排水沟,可它的档头仅留有一个小孔。沟深近30厘米,宽约25厘厘米。而旁边园孔説明此处原有建筑物。那么这道沟的用途是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一道至上向下的闸门?
5、当地叶氏族人认为这座叶家祠修于清嘉庆十五年,但按照清政府规定:民房的门楣是禁止修成巷卷拱形的。金堂县广兴镇刁氏,在清光绪年间修建刁家祠时,就因一度将四个侧门修成卷拱形,一度遭人告发的情况就说明了这点。那么叶氏为什么“可以”修呢?
6、清代,一般民居建房时,可以准许有一些简单的防御功能,但有一个度。而叶家祠完全建成了一个完整军事防御体系(当地群众说:过去叶家祠周边还有一圈“成墙垜子”。)。显然此举,大大地触犯了封建王朝的“天条”,那是会遭到滿门抄斩的。是谁许可叶氏族人这样做的呢?
7、据叶家祠中,嘉庆十五年一通购买叶家祠契约所记:是年,该叶家祠产权系叶氏族众,费钱二百四十千文,从叶氏私人手中购买,再改修为叶家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