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倪谢敏老师教学设计(第一次集体备课)
(2021-04-13 17:07:14)分类: 教师教案、反思 |
21
宋埠民族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牌”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能说出青蛙为了卖泥塘做了哪些事。
[教学重点]
1. 识记生字词,能说出青蛙为了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直接导入
导入语: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它是一篇和青蛙有关的童话故事。
1.请生课题:青蛙卖泥塘。
2.认识“卖”:区分“买”“卖”,要点:“买”字头上加个“十”就是“卖”。
3.第一自然段,了解原因。
问题:青蛙为什么卖泥塘呢?
学生默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预设:因为青蛙住在烂泥塘里。
提问:烂泥塘会是什么样子的?
总结:难怪青蛙会觉得不怎么样,在泥塘边竖了一个牌子,打算卖了它。
随文认识“牌”: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牌子,你看——出示图片:奖牌、车牌、班牌。
板块二:初读课文,讲述大意
1.
2.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出示词语:
烂泥塘
烂泥塘
吆喝
喝:多音字
3.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用“——”画出相关句子
交流相关句子。
预设: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认识“采集”“播撒”。再齐读句子。青蛙这么辛苦其实是为了什么?(种草)
预设: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学着刚刚的样子,也把这句话读成两个字。(饮水)
预设:于是青蛙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在这句话,青蛙做了哪些事?(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青蛙做这些事都是谁的建议呀?有些动物?(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猴子)
4.根据提示,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青蛙为了卖掉泥塘,
听了(
听了(
……
最后,青蛙(
板块三:学习课文,读好对话
1.青蛙的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
读出吆喝的语气。
加上动作,演一演。
2.老牛的话:“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为什么老牛把泥塘叫做水坑坑?预设:老牛很大。
从哪里看出老牛对水坑坑挺满意的?
“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读出舒服的感觉。(指名读)
为什么不买?“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这是缺点,也是老牛诚恳的建议,你能读出诚恳的语气吗?(指名读)
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读出不同的语气。
3.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重读了“就能”,让我们感受到青蛙是多么想要卖出泥塘啊。
听了老牛的建议,青蛙种了草。
4.学习“绿茵茵”: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你在哪里见过绿茵茵的草,给你什么感觉?像毛茸茸的地毯一样的草地,多美啊。齐读这句话。
5.野鸭的话: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指名读。
引导提问:好在哪儿?预设:(草美)
引导提问:为什么不买?预设:没水。
野鸭也诚恳地提了建议,我们一起再读读野鸭的话。请学生齐读。
板块四:发现特点,想象提建议
1.老牛和野鸭它们给的建议读起来有点像,你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了?
“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男女声分别读。
发现相似的:都是先说优点,再提建议。
2.课文还有其他小动物都给青蛙提了建议,请读这段话:“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
学习“缺点儿”读好儿化音。
学着老牛和野鸭的样子,先说优点,再提建议,想象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提建议的。学生选择一种小动物试着说说看。指名回答,贴板贴。
板块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卖、泉”。
读一读两个字
观察结构看关键笔画
师范写,生练写
2.
《青蛙卖泥塘》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属于童话类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前半部分结构相似,旨在让学生于识字朗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懂得美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在设计教案时,笔者在把握教低年级学生的学情的情况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和内容整理上,注重创设一个童趣的教学情境,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下面我就本堂课做以下反思:
1、读写结合,把握低段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把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渗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注重了学生的心理和兴趣。例如,我在题目中就教学了“卖”,在讲解“卖”字的时候,提醒学生回忆学过的字“买”,通过对比、区分,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的生字“卖”。初读过后,老师通按读音分组让学生进行集中识字,查漏补缺。再用卡片的方式对难度的词语“采集”“播撒”进行复现,在教学过程中,又复现乐“水坑坑”“挺舒服”这两个生字。在课文的结尾,书写了“卖”“泉”这两个生字结构相似的字。
2、以读定教,通过朗读理解文本。
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通过品读词句理解文本,感受小青蛙的心理感受,以读定教。如小青蛙第一次卖泥塘之前的吆喝,青蛙第一次卖泥塘后的想法,“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从读中,理解老牛的诚恳建议,从而感受出青蛙卖泥塘的迫切。随后继续教学野鸭说的话,理解池塘的又一缺点。在朗读中,把握出泥塘的缺点。
3、深挖文本,设计有意义的语言实践点。
教师关注教材中出现的语言训练点,有目的、有梯度地进行训练。在本课中,我关注到了老牛和野鸭的说话方式上的共同特点,发现两者在说话的时候都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中间通过转折关联词“不过”“就是” 进行连接。像这样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老师在教学中所不能错过的。老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特点,并出示小兔、蝴蝶、小鸟、小狐狸让学生迁移运用。在点评书写生字的时候用上这样的提建议的方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有所得。
4、创设情境,让低段课堂教学充满童趣。
本篇课文属于低段的课文,周小平老师曾说过,低段的课堂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大的情景,让课堂教学更富有童趣。于是我在板书上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通过简笔画让学生体会“烂泥塘”什么也没有的景象,在学生学习如何提建议的过程中,不断地用彩色的板贴把泥塘进行完善,呈现出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泥塘,引导学生感受青蛙在小动物们的建议下,把一个烂泥塘变成了一个好地方。
不足: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