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2018-11-06 07:49:37)1.参与备课
所谓参与备课,就是让学生在上课前认真预习。让学生充分预习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是课堂发言的基础和动力,通过预习,让学生弄清自身的症结所在,初步了解每节课的重、难点、知道自己哪些懂了、哪些还不懂,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知道了自己的学习方向,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指导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2.参与讲课
让学生参与讲课就是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
竞赛激励,使学生乐于参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业已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竞争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等。课堂上,我们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竞争的氛围,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每节课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讲解情况、参与合作情况等给每组实行计分制,这样就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乐于参与。
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想参与。学生的参与欲望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让学生会参与。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关键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增加学生的动手、动口机会,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参与。
3.让学生参与测评
参与测评就是在每个检测阶段,检测样卷由学生亲自出题。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题型的命题工作。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参与出题,而且每个小组所出的题要多于试卷所需题量,然后,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出的题编成试卷。考试完成后,还要组织学生批阅试卷,让其了解所出的题得分和失分情况,所出题的优点与不足,找到错的主要原因,为评讲试卷做好充分准备。
评讲试卷也尽量由学生完成。这样,通过让学生参与检测,参与批阅、评讲,让学生乐在其中,不再是以前老师“一言堂”,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例、习题的习惯,理清每个阶段的重难点,找到容易错的地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