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递中国村落古民居世界文化遗产徽派建筑 |
分类: 旅行 |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efb488cf302e4e59af2020ff1aae8b8d.jpeg
华夏文明,何止五千年之久?先祖之遗产,也是全人类之文明。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耕文化十分悠久。现如今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就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之一,并且依旧是延续着“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农耕生活。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231da75c6323470699979dfb5e8f763e.jpeg
农耕文明不仅是“男耕女织”,它还有包括各种风度的风俗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容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与内容,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我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如在安徽西递古村落内,村里老人进行的石雕艺术,就是文化内容中的一份子。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7bf81dde2b684bf485ccf3125a92b334.jpeg
安徽西递古村落,作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或写生。在这近千年的古村落中,西递虽已是热门的旅游景点,但“农耕文明”的生活气息、民俗文化并没有消失。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068c38b61c344e58a47dc2b98411847a.jpeg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是中国民居古建筑群中的佼佼者,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1999年,它与宏村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4a6007d527ff451392423c49401e376b.jpeg
从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上看,西递和宏村可以说是徽派建筑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但这样的村落在安徽、江西等地十分普遍。有的是闻名遐迩,有的是名不经传,有的则完全没有名气,但这些都不影响一个古村落所保留的文明遗产。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dd499816638d40a6a74b0c56f419cca1.jpeg
就西递古村而言,这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村落。比起隔壁的宏村,我去西递的次数已经数不过来了。虽然宏村很美,但在我看来缺乏生活和烟火,不像西递村那么完整的保留了农耕文明。就如说依河而建的民居前,类似这样的石阶,我在宏村并没有发现。这些石阶,与西递村很多。人们依旧是利用它在河溪里进行淘米、洗菜、洗衣服等等。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240a7b049abe4deda7bd7565f2d94cbc.jpeg
人们在延续着传统生活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浪漫与乐趣,换句话说就是有点儿文艺。在西递,不论四季如何更替,人们都会在山野之间找到可以装饰生活的野花野草。这与古朴的建筑搭配起来,显得更为诗情画意。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2eceafef84c043a6babfe2b34f7f901e.jpeg
我想,西递古村落之所以会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与它建筑群的完整性有一定关系(之一)。漫步在村落的小路上,除了青石铺地,最为教人着迷的就是白墙灰瓦的朴素淡雅、韵致有味。这些都体现了徽派建筑中的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等文化与艺术。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1fb536fdff1147eeb9b15899ea823c18.jpeg
在这巷道、溪流之间,西递村的建筑布局就像是一幅中国画。这个由胡氏家庭几十代子孙繁衍延绵而形成的古村落,至今仍生活着许多胡姓家庭。比起其他古村落的旅游商业,这里倒显得一点儿也不膨胀。村民里依旧过着自己的生活,有的开店,有的出租老屋做客栈,也有不少人继续种田。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4856ae54b3e44376aaaa5c376e306276.jpeg
在这个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如同迷宫般的古村落中,田园风光使它魅力更上一层楼。我每次去西递,都会在村里小住几天,除了摄影,便是观察这里的生活习惯,并融入其中,让自己真切感受西递村的古老文化。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b1c4394a69584b889c81554eece9da3a.jpeg
如果说,古老建筑一种过去留下的文明遗产,那么延续传统生活与风俗的人,则是一种鲜活的“文明产物”。这种“产物”从过去传承至今,它更为生动、形象的令人们了解到过去。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5dc9f9bc88e84e6fb1a2d38c7c73dbfd.jpeg
对于很多人来说,来一趟西递古村,少不了去参观祠堂、牌坊和民居。但在这祠堂、牌坊与民居之间,除了有灿烂的历史、自豪的表彰,也有从过去流动至今的生活。看似平凡,却十分有味。我不止一次的跟家人坦露过自己想在黄山脚下生活的想法,真想在黟县附近的某个村落里买下一间老房子。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a1d2c450ac4a48998f94f17f4d8404f6.jpeg
这样的想法似乎过于乐观了,他们认为晚年生活可以选择来这里。晚年若能在此度过,也不失为是一种幸福和安稳了。开门就是山野与溪流,鸡鸭成群,种菜养花,喝茶看书,观日出赏日落,在春雨夏花秋叶与冬雪之间,享受生活的清闲自在。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822270e130794b2187742ab75572a5b3.jpeg
尽管如此烂漫,但目前还只能憧憬。每当有机会,就会去西递住几天。因为只有住下来,才能深刻感受到古村落的保护不该只让它停留在某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下,它的历史不是滞固和平面的,而是斑驳又丰富地呈现着它动态的嬗变的历史进程,是一个活态又立体的文明遗产。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e1b51367000f42f8a5763bdd316464e6.jpeg
它既是物质存在的遗产,也是心灵与精神遗产。就如同过去,我们常说,老房子要有人住,才不会倒塌,不会衰败,才会更朝气,更蓬勃。唯有凝聚人气,它才会有烟火气和生活态度。而这,也是我为什么那么向往西递村的最主要缘由之一。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67101c0185724db28fccb921551f6272.jpeg
粉墙黛瓦也罢、白墙灰瓦也好,诸多语言上的修饰,也抵不过真实生活中的一缕烟火。令人感动的是,西递古村为致敬抗击疫情中全国医务工作者,决定在景区恢复运营之日起一年内,对全国医护工作者实行门票免费优惠政策(包括黄山各大景区共49家)。这一点,让我这个身在武汉的安徽人,颇为自豪与骄傲。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5/57bfc4761c8447629220d47664635ce7.jpeg
千年古村,桃花源里人家,我希望有更多人来发现它的美,它的生活,它的艺术,它的历史,它与我们之间所蕴藏着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