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诞墓西安博物院古迹印度人婆罗门 |
分类: 旅行 |
去西安,至少有两件事不能错过:白天看古迹,晚上逛长安。
西安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历史上曾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享有“秦州自古帝王州”的盛誉。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3709a902184c454cb93d249ebd8e7724.jpeg
因而,在西安这片土地之下,埋藏着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遗产,从100万年前的蓝田古人类到7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到数个帝王陵,西安所出土的文物是华夏文明中最为珍宝的遗产之一。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c85d9b5680074f9e9b68c2436a13d20c.jpeg
网上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我认为概括的很好: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纵观陕西,自然要以西安为首,当年郭沫若就曾言:“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32e45023bdf14e9fa0d6bbc5615f80e1.jpeg
那么来西安,有哪些博物馆是一定不能错过的呢?秦始皇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秦陵地宫展览馆等等。这些博物馆,不仅藏着西安历史发展的进程,也呈现了中国文明的进步和发达。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29f4f7bbfbb2442a86369d9ad36f12e9.jpeg
我曾分享过有关秦始皇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旅行游记,今天就来说一说在西安博物院所长得见识吧。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60ba7b26c8fc405b9b92f1ac8ee91d1b.jpeg
与之前我去过的两大博物馆有所不同的是,西安博物院是一座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园林为一体的博物馆,除了有稀珍文物,还有小雁塔、荐福寺以及秀丽的园林景观等。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cd77aba214e54739b534ddf53f0d169e.jpeg
走进博物院,不远处矗立的小雁塔十分醒目,它算得上是西安博物院收藏的最大文物,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馆内收藏的一副石棺:李诞墓石棺。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4e7b5b53584f4aacbee5c263524d8723.jpeg
博物馆内陈列有北周时期三座墓葬的发掘品——分别是康业墓围屏石榻、史君墓石椁、李诞墓石棺。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李诞墓石棺。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2436eb4080f9435caf4af3a6c529c8b6.jpeg
李诞墓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凤城一路南康村,2005年9月发掘。据墓志记载,墓主原名阤娑,中文名李诞,婆罗门种人,北魏正光年间自罽(jì)宾来到中土,保定四年,薨(hng)万年里宅,春秋五十九,死后皇帝授予邯州刺史(今陕西彬县)。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0cd4e18f4c22425faf3a325e782d8b94.png
在其出土的墓室中,石棺可谓是重大发现。棺长327厘米,前宽96厘米,后宽69厘米,通高112厘米。石棺表面有线刻图案,主要内容为伏羲、女娲、四灵、星宿及守护神等,具有强烈的中土文化气息,是中外文化交流事列的产物。
这是北周时期的一副石棺,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当我看到这副石棺和相关信息时,不禁十分好奇。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5c61126289694647ba9e078f75d020e7.jpeg
对于古丝绸之路(陆路),我们都知道西安是其起点,这条融合文化、经济、贸易、政治、军事的一条路起源于西汉时期,它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其终点分布很广,南至印度孟买,西至意大利罗马,中东至埃及开罗等等。
北周时期的丝绸之路,十分繁华,中西宗教文化思想包括佛教和各种艺术在此碰撞、交融。那么这自罽宾而来的李诞是谁呢?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08dd719937f34104afc8d54618a9bc83.jpeg
罽宾,为汉朝时之西域国名,大概位置是在古代中亚内陆地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汉武帝时期,它就与古代中国建立起关系,但因屡杀汉使,孝元帝拒绝与其往来。到了北魏时期,又恢复了朝使往来。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93ab07575b3b4117a8e639585c29448f.png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南北朝时期全国地图来看,当时罽宾位于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地跨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
李诞,原名阤娑,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阤”和“娑”二字常见于印度和中亚一带人名。 印度,在古代以天竺的称呼最常见,婆罗门是天竺四大种姓中最高贵的种姓。那么这自罽宾来的李诞有可能是印度人。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2b93ce61f2204759899447d96588ed17.jpeg
就在我如此认为时,墓志上这么一句介绍墓主本人的话,让我陷入困惑:君讳诞,字阤娑,赵国平棘人,其先伯阳之后。
赵国平棘今河北赵县,汉代为国,之后改郡。伯阳是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史书记载的李姓第一人。有学者认为,“其先伯阳之后”是有攀附之嫌。但不管是否攀附,一句”赵国平棘人“是不是就可认定为李诞其实中国河北人?如果是,为何又为婆罗门种姓?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b46336fe5ee94a0cb4ac47e53bfa22ab.jpeg
密密麻麻的墓志铭中,突然出现的这两句话算是解惑了。“祖冯何,世为民酋,考傍期,不颓宗基。”“正光中自罽宾归阙,太祖以君婆罗门种,屡蒙赏。”
除了介绍了墓主本人,也介绍了他的祖、父的情况。
由此分析,墓主李诞及祖、父可能是来自天竺的婆罗门人,李诞来中国时间可能在其祖父时。
“正光”正是北魏时期孝明帝的年号,当时孝明帝所设都城的位置正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不论是商贾、僧徒来往频繁。李诞所来自的罽宾国十分崇尚佛法,经丝绸之路,佛法快速进入中国,并兴盛。当时不仅有许多中国僧侣去罽宾求法取经,也有诸多佛教者来中国传布佛教。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71bc23cc677040019b2ee3c4614f9972.png
因而有学者认为,李诞很有可能是去罽宾研究佛学,归来后在中土讲习佛经,因其高贵的种姓和从事活动而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
因而,于博物院内的这么一副婆罗门人的石棺的发现,即在历史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虽然还有很多疑问还没有揭开,但也算是长了见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bb4a82ffde9649e79794500d564f4f63.jpeg
李诞墓是丝绸之路上的又一重要考古发现,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座明确记载婆罗门种人的墓葬。同时,馆内的史君墓石椁对于研究当时的中西文化交流及丝绸之路的情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据记载,这史君为北周凉州萨保,萨保是指身兼商队领导的宗教首领。
以上图来自《西安北周李诞墓考古发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