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本博物馆奈良日本人中国人 |
分类: 旅行 |
在我眼里,博物馆就像是一本记载着历史的书,虽然破碎,但深刻难忘。瞅着橱窗内的沧桑遗产, 我仿佛是穿越了时空,从现代中国回到了古代中国。只是我不曾想象,当我站在日本博物馆内,看着中国古代青铜器,我由赞叹转到一声叹息。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b199577b9357459389fb3f77879bc866.jpeg
位于日本的奈良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重要的四大博物馆之一,里面陈列着众多日本各时代文物。今年10月份去这里旅行时,刚好碰上正仓院展览了一场尤为重大、珍贵的文物。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a743078eae744d689fdbddb190659e12.jpeg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a5c8512aaab2430dbdfb64228dac7742.jpeg
但吸引我的却是另一个展馆,一个唯一可以拍摄的青铜器展馆:来自中国的文物。在正仓院参观时,大量的日本人将其包围,那些来自中国唐代的文物,在他们眼里都仿佛已经是自己的本土遗产。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0bd7cc4eddea4c9fa864e27121d5b29a.jpeg
可中国古代青铜器展,游客极少,那些摆放在橱窗内的一件件精美文物,像是离家的孩子,被日本收藏家捐赠于此,因而这里的青铜馆也叫坂本藏品展览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0921c11dee084a0f92cdd200611d5a47.jpeg
这里的青铜器以从殷商时期到汉代的青铜容器和乐器为主要组成,多达380余件。这些青铜器均是由日本著名收藏家坂本五郎捐赠,这些是他收藏青铜器中最为精华的部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e59397c1436d4a239fc9d216c58babde.jpeg
如商末周初的凤凰文卣、春秋后期的蟠螭纹豆、商末周初的饕餮文鼎、战国时期的蟠螭文鼎、殷商时期的饕餮文瓿等等。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811e204fe6e64ecda90cf539b16b1e40.jpeg
在日本人眼里,坂本五郎是最重要的青铜器收藏家之一,在欧洲人眼里,他有”小拿破仑“之美誉。中国古代青铜器究竟是怎么被他收藏来的,我不知道。历史无声,文物不会说话,橱窗里的身影令人赞叹不已。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cb7c6539d3c4451db491d4b477d322fe.jpeg
有些文物下方还设有一面镜子,令游客可以清晰的看到镜面上照出的文物一隅,有沧桑、有古朴、有匠人的艺术,也有王朝的转变,但精美之余却让我感到无限惆怅。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7d44d34704194987a6df070ec5a6162c.jpeg
有多少华夏瑰宝被遗失海外,有多少文明遗产被他人收藏,虽然历史已无法改变,但历历在目的长河,一直是深刻着记载着全部过程。面对数千年前古殷周时代的精工与肃穆,我们只能来到海外,站在他人的国土之上,才能欣赏到属于我国文物的珍贵和美好。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3499a862863540148b5029ef92d62aa8.jpeg
整个青铜馆不大,但我仍是被一件件藏品所吸引,以空间计算游览时间的话,可能10分钟就结束了,但我待了两个多小时。只因异国他乡看到本国文化,就好像是在街头突然碰到多年未见的亲人,虽然无法交谈,分享彼此精彩,但此刻无声胜过一切有声。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6b9de685c29e4ef588045e9efe8ebc26.jpeg
历史在它们身上留下的痕迹就是某一种信息,我与它们之间是否能够顺利交谈,就取决于我是否能读懂这些信息。在看到有些青铜器上的一些古代文字时,我虽辨认困难,但尤其兴奋。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fc596fd825b64fcda9e621f628a3952f.jpeg
只是让我颇感伤心的是,在参观过程中,一个中国小伙的举止让我感到羞耻。尽管馆内文物允许拍照,但禁止闪光灯是一种基本常识,无需强调也该自觉。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a44a998d7c2c456994bd2140dd37e6d7.jpeg
那位小伙也许是想将文物拍得更彻底些,但闪光灯的光芒此时看来,不仅是对文物的一种伤害和不尊重,也是对亲人的一顿数落和指责。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b752514a82c643ceabc322f6597495c2.jpeg
羞耻之余,我更感到自己脸上毫无光彩。馆内游客虽少,但多是日本人,他们安静的参观和小声的探讨,与此刻开闪光灯的中国人比较起来,却显得高大。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d8cd34aa635c46e1ba77890d12b3f7ce.jpeg
我很不情愿用”高大”一词去形容日本人,但因为对比,却露出来我们的部分丑陋。而这部分丑陋,让我感到蒙羞,因为有太多外国人将一小群中国人的行为概括为整个中国人的形象。我很不客气的对那位小伙说了一句:“不要开闪光灯,这些都是自己家的东西。”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824b936395e84f458f1db0349fee5624.jpeg
说完,心情极其复杂。自己家的东西如今成为了别人家的掌上明珠,尽管历史不会骗人,但它们终究是回不了家。也许有一天,它们会回来,但是什么时候,是以何种方式回家,我不知道,也许那时我已不在。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39753a32e9524a07ae9102b858906a87.jpeg
微博上曾有粉丝问我,你经常去日本,也常分享日本风景,是不是因为很喜欢日本?我的回答就一句话:我喜欢的不是日本,而是日本有我们的文化遗产。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7/9dea9ca894bd428294fe747fb286fa8b.jpeg
我希望每一个中国人有机会在国外看到自家文明遗产时(包括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文明遗产),都能够保持尊重和敬畏,这不仅是凸显一个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修养,也是为了保护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