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不堪的商业区被赞中国最文艺渔村,小资文青扎堆涌进

标签:
厦门曾厝安商业文艺青年文化渔村 |
分类: 旅行 |
当曾厝垵被誉为是中国最文艺渔村的时候,我相信这大概是十几年前的曾厝垵,800多年历史的小渔村在岁月的沉淀里竟然愈发闹腾,商业,繁华,拥堵。它是厦门有名的文艺村,但还是忍不住教人认为它其实就是几条小吃街组成。文艺究竟在哪?大抵来此的游客都是些文艺小青年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4/6f25fd5445c54aa1b37dbd02cc5122de.jpeg
如今的曾厝垵在旅游利益的驱使下,显然已被历史翻过好几页。若要追究它的文化艺术,怕是在博物馆和档案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4/1f1d94457c8b422596f0e2f671e57a4e.jpeg
关于厦门独有的、香火旺盛的民间圣妈崇拜,这对于拥堵在狭隘街巷里的游客而言,几乎避而不见。村内的一些历史遗存也难勾起他们的期望。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旅游发展越来越蓬勃,本来就极小的曾厝垵,在拥挤不堪的街巷房屋之间仍还是在装修更多的客栈民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4/daa0b1220dcb4d5a9ef0035d5613305d.jpeg
且街巷里百分之70%都是小吃店,餐馆等。每逢傍晚,巷子里人来人往挤得水泄不通,且吵闹喧嚣声比白天更为疯狂,几乎每家餐厅小吃门店前都有会有一到两个服务生吆喝着“进店吃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4/a913d4692d514987af720dd268255ad4.jpeg
安静,是在这里无处觅寻得。唯有夜深和清早,它才会落得冷清。
尽管自2012年起,这里会举办曾厝垵文青节,但这对于八百多年小渔村文化而言并无多少凝聚力。商业早已洞察一切,也早就覆盖一切。当有人称这个面朝大海的小渔村是文艺青年聚集地,还保持着一份原始,拥有美食和文艺范的时候,文青二字被扭曲得一塌糊涂。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4/6804c37520814d8296bb64d08ed54f20.jpeg
如果说曾厝垵只是一个主打文艺的小村庄,那么它离最初的道路走得越来越远。但标记着文化渔村的它,显然是“坠落”成一个旅游商业区。本身占地就0.33平方公理的小村庄,却夹缝着无数餐饮及其他商铺,密密麻麻的客栈民宿也是夹落其中。走进这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各种吵闹声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烧烤味,教人一眼识出这与商业小吃街并无区别。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4/83071f8d068d46d3a5e50fa99f880f5d.jpeg
唯有走出这块商业区,跨过天桥,漫步在海边才显得厦门的文艺并非浪得虚名。极具代表性的闽南原生态自然村才有些昔日的影子,虽然模糊,但大海留存了所有记忆和历史。村口的拥湖宫和始建于明朝的福海宫是文化的象征,是曾厝垵不可缺少的组成之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4/39c8b0b1bb974c6cb95ca3920f03b91c.jpeg
瞭望远处,曾山上的太清宫,又是一古老遗迹。然而,曾厝垵最感动人的宗教遗迹还是海边的“圣妈宫”,如果从环岛路走过,这座小型的宫庙必定会从出现眼前。它一定意义而言,算得上是曾厝垵的标志性建筑。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4/297831225e69425d8edb20786a5322cd.jpeg
但对于多数文艺青年而言,他们所流连的地方还是曾厝垵那片闹腾拥挤的商业地段。尤其是高中生,大学生,以女性为主要群体,曾厝垵就是她们眼里的文艺天堂。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4/b59710014b2e4f839e1da8c1c6562672.jpeg
没错,在很多年前,这里确实是众多小资,文艺青年所聚集的地方。但今天的它,真的是被商业所覆盖得面目全非。当一个具有辉煌历史的小渔村投影在这个时代的背影下,商业和旅游无疑教它失去了原本的气息。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4/00c586df9aed42f699fad65acc0558bc.jpeg
在经历不断的改造和发展,小渔村的经济发展不容分说,除了少数人还在村落居住,大多数房屋都被商业租用,自然的渔村味道渐行渐远,就连文化也被历史翻过。当有人说曾厝垵再怎么闹,也吵不过鼓浪屿的时候,只能无奈形容不分伯仲。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4/f16290a19dc747fcb8d0692f48adc789.jpeg
虽然它没有鼓浪屿那么有名气,但它的商业和繁华并不显得就比鼓浪屿低调,若要说是“原始”,那也是在小渔村还是小渔村的时候。若要以文艺小清新形容,那也是小渔村刚刚转变之初。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4/d310bb7ffcf64c09a12603f853b5dc77.jpeg
昔日文艺清新的街区和店面兴许还保持着一份朴素,三角梅和凤凰花显其芳华。但今天的曾厝垵,若还说是没有旅游景点的噪杂、商业的繁华和成群的游客, 那么一定是偏爱至深,却忽略了眼睛和耳朵所带来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