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年的明朝古村落无人问津,是山高林深还是我们忘本

标签:
徽派古建唐朝古迹明朝百年建筑白石岭古村落 |
分类: 旅行 |
对于徽派建筑的生命力,除了江西婺源,安徽南部也是藏匿着无数粉墙黛瓦,至于黄山脚下的马头墙今天不提,它们名气太大了,永远也不会被遗忘。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3/17b93f5578f842868df2f7eafe232781.jpeg
但在安徽石台的某一个深山中(我至今搞不清方位,仅去过一次,但记忆尤深),却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古村落,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但不知是山高林深的缘故,这座古村落基本上是被外界遗弃,村落里许多古宅屋墙已是断壁残垣,在村民热情的传统文化里苟延残喘的续着生命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3/aef1689839b242a493bb50f955d6fa0a.jpeg
白石岭,初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初次见到这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时候,我惊愕了:寻常时候,所见到的古迹多是始建于明清,就连唐朝留下的古建筑也仅现存四座:位于山西的南禅寺、佛光寺、天台庵、广仁王庙。而对于中国最古老的建筑,除了世界皆知的故宫,长城,颐和园,永乐宫,秦始皇陵,布达拉宫,乾陵,赵州桥等等,虽然还有无数,但比泱泱大国整体面积比较起来,失去和遗弃就数不胜数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3/4c0a78aa7f124547b08dad135b10d666.jpeg
白石岭的发现,与以上提到的任何一个古迹比较起来,它都显得这么默默无闻。白石岭古村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朴的白墙灰瓦或深或浅的藏匿在山林绿野中,呈现出世人一直所妄想的世外桃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3/31a114ad1aa34986b5d3ff87eda9dff2.jpeg
最让人颇为意外又心疼的是这蜿蜒曲折的石阶,它布满青苔,石头缝隙里夹存着野草,村里人来来往往,也未曾将生命给踏平,由此可见这里并非是游客熙攘的地方。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3/5502f40187cc4334b69c11db1c45101e.jpeg
但我们的到来足以发现,村民是多么希望白石岭被外界所知,尽管石台在大力发展旅游,但旅游能否拯救这座快败落的古村,我难以预计,也许有一天它会像高山那边的宏村西递一般,成为繁华商业的5A景区,也许有一天它就突然消失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3/ce22b00c8274438697dbe4197316ed04.jpeg
虽然它远离城市,僻静得让我再也想不起它的方位,但记忆成为不能抹去的历史真相:千年的参天古树就矗立在村头,斑驳的马头墙,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在山林之间摇摇曳曳。整个白石岭在炎热的夏季里尤为清冷,清冷得可以享受盛夏蝉鸣,树风凉爽,还有老房子天井下村民们表演的传统艺术。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3/319808ed258f4b278448dd56bc187326.jpeg
舞马灯传承已久的传统老艺术, 婚俗家娶也是村里常表演的,一般只要有游客来,村民们会很热情积极的表演着,他们穿街走巷,在山林里敲锣打鼓,生怕游客离开之后就遗忘了白石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3/c1800a66965e42de9a001ddc3a1187b3.jpeg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一个破败的祠堂里,天井下的院落特别小,十多人坐在两排的长凳上就已经将院落挤满。几个穿着戏服,抹着胭脂的村民正在唱着我看不懂的戏,一个女扮男装类似唐僧的和尚在台上唱着戏,一个穿着黑色戏服一脸酸楚的妇人搭着哭腔,随后钟馗和小鬼上场,据说这是一场救母的古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3/79aac8b205eb4062b504bd1f0aa50aab.jpeg
虽然不懂,仍是被村民们这种对传统文化执着延续的精神所感动。不论是民间传统文化,还是深山老林里的古村落,时代之所以能将它们遗忘,并非是它们的错,也非是时代的责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3/eade4b4350af434484ba81a9caee4d3b.jpeg
而是妄想掌管时代的我们,在不断变革求新极力发展的时候,一些老东西就被丢弃了,有人认为墨守成规只会止步不前,有人认为坚守传统只会落后,也有人认为时代就是要不停的向前迈步,其实这些都没错,但错的是我们竟然忘本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3/40cefb02d57242548f9e5eadf9ea9de3.jpeg
就以白石岭谈论,徽派建筑的踪影貌似很多,尤其是在安徽江西一带可谓遍地都是粉墙黛瓦,但仔细瞅瞅,留下来的都商业了,未发展得极力求商业,剩余的几户任其自生自灭。如今整个村落现存古民居有60余栋,其中还有几栋明清时期的建筑,虽然年代不久,但却突出整个村落的久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3/0a73375fb11e4fdd968927050e6b4377.jpeg
可它已经走了600多年,究竟能否再走600年,又有谁能知道吗?后世子孙若能看它再走100年,也是一种幸事。欣慰的是,据说当地政府已对破损的房子进行修复,但为了更好的促进当地的生态旅游发展,要将其打造一个影视基地。瞬间,我仿佛又看到了白石岭的另一种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