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在即,家长纷纷凌晨爬葛仙山烧香祈福

(2017-06-06 16:07: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行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9b51e42782ec4d70a5b99bee8b56f50b_th.png

  特地选择端午长假之后来到江西旅游,而对于江西印象最为深刻的便就是上饶婺源,粉墙黛瓦马头墙,古老徽州的景象在春秋两季显落得更为惊艳。因此盛夏之际,一个人背包爬了一座山。葛仙山是江西有名的道教圣地,但我对道教并不了解,就连道观也很少去过。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c99560375fdc4d5a97383e76e599d901_th.png

  爬这座山的最初的理由只为了一览众山小,再听说山上有一处古老的建筑群,就毫不犹豫的开始爬山了。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1683b8e037634b5bbc7fc6fec03c9fa5_th.png

  不过这座山真的是我有史以来爬得最困难的一座山(高原除外),陡峭且一直向上延去的阶梯让我想起了泰山的一段十八盘,陡峭的让人在下山的时候双腿直抖。只是没想到的是葛仙山的整个石阶都亦如泰山的十八盘。这让我在爬的过程中倍显困难。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8a851188c0784059bbdec6f8b91e149f_th.png

  但教人意外的是在爬整座葛仙山的时候,几乎心无旁骛,一直低着头愣着坚持着体力往上爬。沿途中,它没有多少风景,携带着的相机一直背在包里,只愿在山巅的时候可以拍到绝美的风光。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78516f7b912a42bea77f124425a5e352_th.png

  不知是否因为葛仙山是道教圣地的原因,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山中突然起雾,恍若仙境一般。居住在山上的村民说葛仙山每天都是这样仙雾缭绕。但奇怪的是,路边上摆放着许多佛像神仙,在它们跟前各放着一个小篮子,篮子里还摆着一块石头。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394df309937d4c0aa4397e510a1d03a2_th.png

  这难道是葛仙山上的某中风俗?不少游客会朝里头丢零钱。而这一景象几乎跟所有的名山大川都不一样,是葛仙山独有的风格。这让我倍感好奇,山中云雾愈发严重,几乎是看不清前面的路,甚至是没有尽头。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fe1f08f67b1b45a0b6c4e7ba63b17cab_th.png

  当我走到娘娘殿的时候,还以为这就是山顶了。可绕过娘娘殿,眼前又是一条蜿蜒曲折朝上的山路。这时候一个挑山夫突然出现眼前,在他的后头还跟着一个男人,看着好像是专门为山顶上的道观而来。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eb1702ebb3bb417692c8f0a90df09d38_th.png

  几句闲聊中发现果真如此,他是专门来还愿的,买了许多香烛爆竹——跟前的挑山夫所挑着担子上就是这些,几十斤重。据说这葛仙山特别灵验,每年有许多游客香客前来许愿。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e9f5f896556f4c58b29359a9701b0795_th.png

  但实际上我对于许愿这件事情并没有兴趣。我只想赶紧抵达山巅。

  蜿蜒曲折的石阶对于香客而言算是一种考验和磨难,而葛仙山在今年八月就要开通索道,现如今索道已在紧张施工中。只是对于诚心的人而言,索道对于他们并不太感兴趣。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04fe5a4de00940b998f28e5a101f9c81_th.png

  路上,还真听到一个妇女累得满头大汗的跟着她的孩子说道:索道就要开通了,但还是自己爬上去才显得心诚。这是香客的内心世界,但对于我而言,为什么索道不能早点开通呢?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b525a233bbee45c3b49303a9e13d7492_th.png

  这山爬得实在折磨人。尤其是在下山的时候,近乎痛苦。膝盖和脚掌都承受着莫大的压力,但那些上山下山的香客却觉得没什么。有的甚至是在凌晨四五点就上山许愿了。

  葛仙山当真如此灵验?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c0c6edabbb334757a2287217a768a59f_th.png

  等我终于爬到山顶,来到葛仙祠前的时候,不得不折服这座道观在香客心目中的地位。只是不能理解的是,他们在烧香拜完之后都会在门前的左边放爆竹。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c2d0bd7188de43dd876665e3fe5507d9_th.png

  使得这一块地光秃秃的,尽是爆竹的红色残留。而整座葛仙祠周围弥漫着的烟雾当真分不清是香和爆竹,估计是两者聚集在一起了。我闻着鼻子受不了,但香客们倒是生态自然。尤其是在大殿之中,一群年轻人跪在地方十分认真甚至是痴迷的求着签。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99614f332adf4f24b4c994557449fa7b_th.png

  但我好奇着他们不断着扔着到底是什么东西,走过去一看,才知道原来自己小时候也玩过。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11a4f33afe0f45d387d4d95befa4414c_th.png

  没错,是玩——放学的时候路过土地公土地婆庙的时候,都会进去拿着一对形似弯月一般的东西放地上扔。当时还不知道这东西叫做圣笅。一正一反是最好,一阴一阳,在道家叫做卜有杯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2cd76f1d36c3409ebe2c2fd578bc007e_th.png

  两个都是正的,也就都是阳面,叫做笑杯,意味着求签的结果吉凶参半。但如果两个都是阴面,则就说明自己的愿望不会实现。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9758cb897b1c434db61635f60d649d49_th.png

  圣笅一般可以投三次,也就是为什么眼前这些跪着年轻人如此认真执着,寂静的大殿上传来霹雳哗啦的声音。不过除了年轻人,也有很多中年男女前来求签跪拜烧香。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ac35f0ea173a4648889bc7a17443556a_th.png

  有的甚至是买一种特别长又粗的香,然后在葛玄行像、坐像的烛火前诚心点燃。意外的是,大殿还有一口古井,相传为葛玄所筑。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7d9ffe28840e41bfbc6f39ca3d64ad47_th.png

  但井内已不见水源,其深多少也不知道,里面堆满了硬币,多得让人不敢相信。而这口井里依旧不时会有香客丢钱币进去。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6f5c1fc962cc4518a908e9b35cc4a7fe_th.png

  求完签的香客们还会特地前往大殿左侧,那里有专门的道长为游客解签。当中有不少父母是为了即将高考的孩子而来的,他们纷纷爬山葛仙山,就为了求一好签。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895aac8fbd674456b581eab45a5eab30_th.png

  但葛仙山似乎对于生儿求子更是灵验。一个母亲去年的时候来此求子(二胎),今年便来还愿,同时也为大女儿的高考祈求着。道长有板有眼的帮他们分析着,而这些游客也是听得专注,但有的满面春风,有的一脸愁容。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0c501d8731bd42699d13fbebec1aa9f0_th.png

  葛仙山的签到底有多灵验,实在不知。但人们纷纷而至,也足以说明对它有对敬仰。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39e59659043c491c992fc2488abeccac_th.png

  站在葛仙山山顶,一眼望去,并没有多少出众的自然风光,这座仙山的名气全来自于这一处道观。但在这处道观的后面竟然还有一个慈云寺,位于玉皇阁之北,寺院规模很小,不见僧人,就像是葛仙祠不见仙风道骨,却是香火旺盛。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25b1b1c3d5804b9c9c8c10b57bc34b6c_th.png

  寺院建立于明朝,据传是当年大葛仙殿有万众香客,因怕人满为患,生出事端,于是道观的一道长请来鹅湖峰顶寺的僧人前来设立分院,共理庙会。而这僧人后来建立了如今的慈云寺,在葛仙山形成一山两教”“道释共处的宗教文化特色。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8a7a131c74fc44738e9a73268f572174_th.png

  只是比起葛仙祠,慈云寺倒显得清冷。

  香客们祈愿烧香之后,再吃个素斋,就基本都下山去了。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6/e228e69825544c8f8bd9e8163008be3e_th.png

  虽然葛仙山以道观为名,但整体风光依旧是仙雾缭绕,不亏是一座仙山。而在不久的将来,山脚下即将有一个葛仙小镇,将葛玄和道家文化融入其中,不过最让我期待的是这个葛仙小镇看起来到底是纯粹道家风格还是结合徽派建筑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