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4e3805915e9c4c94a1ee84dd3baf101f_th.jpg
大多数人去西藏一定不会错过纳木措,这让我感到吃饭就一定会喝汤一样。纳木措,作为西藏最受欢迎的圣湖之一,它的美比传说更使人向往。我去西藏四次都看了三回,一次自己看,一次陪朋友,再一次还是自己看。但第一次和第三次,完全是不一样的纳木措。虽说湖还是那个湖,可这一次的纳木措可以“神秘,陌生”来形容它。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4d3ac5a158f440c38365183d0a787fd6_th.jpg
一趟阿里北大环线的最后旅程就是路过班戈县的纳木措,然后回到拉萨。头两回都是从当雄进纳木措,所以纳木措给我的印象就是这一条路,但从班戈县进入简直让人陌生。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517dfd37d0de4e13b775474dd5d9e13f_th.jpg
藏族司机米玛说班戈县的纳木措可以看到圣象天门,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突然想起住青旅的那几天,汪汪本计划跟青旅的几个住客一起包车去纳木措,她们说她们要去看不一样的纳木措,这是许多游客不会去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圣象天门。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0a6be279c57c455ca7e7a47a55f0e806_th.jpg
汪汪是没有去过纳木措的,尤其当她听到游客不会去的时候,就更想去了。可后来因为价格原因只好作罢,幸运的是,她随我一道穿越阿里北大环线的时候,就这么突然实现了对纳木措的向往,以及游客不会去的圣象天门。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5710ce6fd05d44e3ac025b0c1ab9c2a6_th.jpg
一早从班戈县出发的时候,天突然阴沉下来,随后下起了雨,米玛大哥接到消息——当雄那边的纳木措已经下了两场雪了。尤其可见,圣象天门这不久也会下起雪来。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528e26f348774ba7a2f1fe4f5522ffdb_th.jpg
当我们一路赶过去的时候,天边的云层铺盖下来,藏区的荒凉更甚。但从旅行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天气反而显得更为震撼,将西藏的苍凉荒芜表现得更加突出。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78646b5628bb4628ae143fbc35e0ef8d_th.jpg
进入圣象天门的路上,雨突然停了,但天空竟然飘起了雪来。虽然这不是第一次在藏区见到雪,之前在阿里的时候也碰到过雪天,却不知因何来到圣象天门,这场雪使我惊愕。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a61190cb96d5431cb7a809da9fef8986_th.jpg
寂静的湖泊没有任何游客前来打扰,不管是因为淡季还是天气,突然的寂静让我仿佛还在阿里深处。仰望天空飘落下的雪花,仿佛现实变成了一场梦,这场梦将我们所有人拉回了多年以前....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67966e617de1447fa1ae1f8166724c5b_th.jpg
废弃的古寺,只剩下一堆断壁残垣,尽管山石悬崖上还刻着许多经文,但已经没有僧人前来修行。比起纳木措湖畔那一座醒目的圣象天门,我更是好奇这挨着悬崖峭壁的古寺。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644bfeecf5c04bae9bdab9af7668c9c4_th.jpg
有关于它的资料,网上少之更少,然而附近也难以找到蛛丝马迹,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岁月抹不走的经文和一些佛的画像。走在寺庙里,就像是一场探险,我对着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好奇和疑问,走过每一道门,都要面朝纳木措久久凝望。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f6f604452fa34ceb818f7a22cb0ad2ca_th.jpg
平静的湖面,沉重的色调,凸出的礁石,在呼呼的风声中,这段未知又陌生的历史不用查明就知道它是经历了一场大的磨难。但寺庙里仍可见一些敬佛的用品,还有些雕塑。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8efadfed149a4c59b23e75fc88bbb4e7_th.jpg
而在走近寺庙之前,竟然发现有像是住户一样的房子,有两所,一所就是个山洞,洞外造了间院子。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c0578d482a3d4fa79c0e509d9e4b47a2_th.jpg
但洞里挂满了哈达,地上全是供奉的钱币,多是一角五毛一块,除此之外,也只有墙上贴着两张极小的照片,照片上该是被供奉的活佛。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bc806be4d5f14ee99e4b64c209792ead_th.jpg
另一所就跟真的住所一样了,虽然小,但炊烟和生活场景还是能寻到的,尽管它已面目全非。它也有个院子,但院子里挂着的全是经幡。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cc56aeaf73534eaf85c5cbef64de4dd4_th.jpg
人迹罕至的湖畔,这些经幡依旧在风中传送着福音。孤独,苍凉,并不合适它。只是我看着甚感无奈。尤其后来是走进一片废墟的古寺中的时候,杂草丛生,砖瓦碎落,寂静的天地之间,突然飞来两只黑色的鸟,我以为是苍鹰,但同行的伙伴坚定的说是秃鹫。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503687496faa4bf9859c1bc9108d52e2_th.jpg
这个时候的圣象天门就位于眼前,它很近,但我伸手又难以触碰。黑压压的乌云翻滚压下来,它屹立在那,仿佛是为了延续古寺继续守护着纳木措。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49dbccf59b164b288d086e99cfa74b87_th.jpg
相传中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降服了念青唐拉后,就把纳木措许配给了念青唐拉山,成为一对夫妇,并且在恰多郎卡岛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ea6a7777f9d943cb8db81ee81bc64785_th.jpg
婚礼前一天晚上,再由108个神通用一夜工夫修建了一道石门,石门形状似一头圣象从东北走向西南,这是专门为念青唐拉神山的过道而修建。后来,人们把这个石门称之为圣象天门。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027469aac9a94abebe0213440b455d43_th.jpg
突然想起第一次来纳木措的时候,川哥告诉我纳木措是念青唐拉的妻子。而这个故事也正是从圣象天门这里得知,意外同时,却没有人能告诉我身在的这座古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99d5f389d8174354b6e477fcb23e7e2a_th.jpg
但这里作为藏传密宗的一处圣地,千百年来无数高僧隐士在此清修。这一点从悬崖峭壁上的山洞就能寻出,但大多高处而且隐秘。转身再仰望石崖,我似乎是看到了阿尼拉的居所冒出渺渺烟火,恍如又听到了淳厚的念经声。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15/f162b8c572e64986a446a8188b2132f3_th.jpg
站在广阔荒芜的大地上,我渺小得不及这废墟里的一棵杂草,它们的枯荣轮回始终与此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