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
(2012-10-16 20:19:42)
标签:
新民《大学》《四书五经》杂谈 |
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利其志,必先修其身;国兴盛,必先求图新;为人世,必先心意诚;是故君子能国之泰安,民之大业。《大学》其道。
机缘投志,远方知己赠《四书五经》《四库全书》。吾不才,难透其学。谦读《大学》,略知其意。学为十章,章章相通,理结。
首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其志坚而不移,故不燥得其安,故安之而后虑,得志。治国先齐家,齐家必修身,修身而心正,正而诚其意。知若前言,焉能大业。
《康诰》,《大甲》,《帝典》辞其道。明之德性,天赋使命,崇扬志道。
国之兴盛,关乎图新。《康诰》《诗》曰:作新民,秉成维新。一国之君,不可乱而稳志,难兴其盛。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德为尚,性为理,图新盛国,君子之志。志国兴,必修性,国之疆土,远至千里,惟民所止。为君者,惟民心所得,所向,方国之兴泰。行于仁而道义;言于意而诚兴。视民为己,仁爱待之,不可暴而行政,贪于酒而食色。既为君,德为品尚,修身而心正,莫不可贪,好,忿,患。
故,大学之道为《大学》终言。
此谓身不修,不可齐其家;心不正,不可得民志;意不诚,不可治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