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2019学年高三一模政治试卷质量分析

(2019-05-17 15:03:19)
标签:

试卷质量分析

分类: 教学思索:悟中生智

2018-2019学年高三一模政治试卷质量分析

政治备课组  孙圣斌   2019.1.30

一、试卷的整体评价

本次一模政治试卷全卷共27题,选择题24题,主观题3题共5小问,考查内容为思想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纵观全卷体现如下特点:

1.从知识构成看。该卷知识覆盖面全,涵盖了四个必修模块的知识,与高考命题要求一致。每个模块的知识比例设计合理:选择题模块分布是必修一经济生活8题、必修二政治生活6题、必修三文化生活2题、必修四生活与哲学8题,主观题模块分布分别为必修一1题、必修二1题、必修三1题、必修四1题,开放性试题1考查必修三。必修一至四对应分数分别为:30分、24分、20含开放性试题6分26分,与高考全国卷的分值比例相近。

2.立足考纲,紧扣考纲。该卷依托高考大纲,并抓住大纲变化的实质即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该卷几乎每一道题都设有情境材料,要求学生要把材料与教材知识有效连接起来;从题型上看,题型种类较多,有推导题、传导题、体现题、说明题、原因题、意义题、措施题等等,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四项能力。

3.试题难易合理,突出素养立意。该卷试题难易合理,除第35141822、27(2)等题有点难度,大部分还是基础题。无论是从知识分布、分数比例、题型设计还是难易结构,试卷无不体现对考生学科必备能力和关键品格考查

4.题型多样,思维创新是导向。该卷题型种类繁多:有推导题(如第1题)、传导题(第6题)、体现题(如17题)、说明题(如21、24题)、原因题(如2327题第一问)、措施题(如26)意义题(25题、27题第二问)等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考虑和解答问题,要求学生熟悉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鼓励学生从创新角度回答问题。

5.试卷选材紧扣当前抓热点并体现新教材的变化。试卷选材上紧抓时代热点,如: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第5)、实体经济发展(第8题)、新个税法修订案(第10)、嫦娥四号发射成功(第20)、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第23)博鳌亚洲论坛与进博会(第25题)、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第27题)等等,既体现了政治学科的时代性特征又体现了新教材的修订

总体来说,该卷结构严谨,命题科学合理。试卷没有出现偏、难、怪题。考查的主体知识、试卷长度、阅读总量、试卷结构、题目类型、设问表述、能力要求、试卷难易等都体现了考纲和全国卷的精神,彰显学科核心素养,为考生备战高考指明了方向。

二、考试结果分析

1学生整体结果分析

合肥市政治平均分60.93,难度系数0.61。二中平均分54.48分,其中,3班平均分61.85分,最高分78分。4班平均分46.65分,最高分66分。

2考试失分题目统计:

学生考试具有难度的题目:3、12、24、22、15、19;27(1)(2);难度系数为0.4以下。

学生考试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21、2、17、14、4、5、11、18、8;25、26;难度系数为0.4-0.6以下之间。

其他题目较为容易。

3.失分主要原因分析

1)做选择题粗枝大叶,不够细心,导致不该失的地方失分另外就是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对常见的易错易混点没有很好地理解和区分如选择题第9中不知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是什么!12明显书本知识掌握不牢,没有把握好“党是不能履行经济管理职能的”和“党也是不能决定国家和地方重大事物的”,没有搞清楚党与政府、人大的区分

2)主观题回答存在将选择题选择项拿来直接应付主观题的;知识点记忆模糊,原理运用混乱不堪的:竟然有多位考生用四个模块的知识回答第25题。第26题有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回答的。答错位置的开放型建议脱离网络信息实际,没有从获取和鉴别、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方面、在网络伦理道德方面,操作性差;原理堆砌,不分析,超范围;第26题有回答9小点的;涂改严重,乱添加考试禁止的符号;字迹模糊不清,不分要点,胡编乱扯;把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如1°2°3°4°;存在直接抄材料,如摘抄26题材料中“打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等主体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等。

3)部分学生学习态度问题存在问题,表现为主观题乱写、空白卷等。

三、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

1.有效做法

1)日常教学中强化讲练结合,加强训练,实行单元检测

2)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横向和纵向拓展,深化学生的知识整体构建

2.存在问题

1)课内训练时间不足,以订正为主

2)课后背诵检查力度不够,部分学生知识背诵不佳

3.改进措施

1高考复习方向要准,就要依托考纲、依托教材、研究全国卷。考生既要常练基础知识、积累答题技巧,还要做到主干知识系统化,特殊考点巧记它。备战高考也要关注社会,熟知时政热点、紧跟时代步伐。

2夯实基础。本次考试反映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这次考试再次告诉我们复习教学与以前的新课教学一样十分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能力培养的载体,我们在复习中应立足教材,立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点的基本概念等要深化和细化,想方设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全面掌握。并在平时的复习学中,要注意督促学生对基本知识准确、牢固地记忆。

3提高能力。这张试卷虽依托基础知识,但立意于能力,要求学生能分析文字材料,提取、加工有效信息,组织语言表述观点,将基础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次测试中暴露出在这些能力上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通过精选的练习有针对性地强化能力训练。

4加强规范。在学生的答题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答题不规范。答题的规范性对于学生能否高质量地完成答题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对学生规范答题长抓不懈,在平时的课堂回答问题、做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