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美好童年,共话动静结合”——水头三小语文中段教研组第二次集体备课

标签:
水头三小2022学年第一语文组高段 |
分类: 语文组(高段)教研活动记录 |
《月迹》是统编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散文,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一群孩子从中堂追到院子,追到河边,追寻月亮踪迹的过程中产生的有趣想象和独特情趣。全文描写细腻,语言动人,作者贾平凹先生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带我们领略了月亮之趣,自然之趣、儿童之趣。
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指向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月迹》作为本单元的略读课文,是前面知识和方法策略的再复习再运用,担负举一反三的任务。2021年10月12日,水头三小语文中段教研组选取四年级上册文言文《精卫填海》作为本次集体备课的研讨课题。
首先由主备黄荣婷老师阐述她的备课思路。黄老师认为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四年级上册策略单元学过“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在这课中学生继续运用批注的方法写感受,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为五下第七单元“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表达效果”打下基础,推动这一能力的螺旋式上升。她试图用多种形式读,感知月亮的足迹,体会月中情。
听了黄老师的教学思路,老师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针对第四板块中的小练笔部分,大家都有不同的见解。四年级的林丽卿老师认为小练笔不是本节课中的重点,可以不用在课堂上完成。六年级的黄杰老师赞同林老师的意见,备课要有大单元的意识,本篇略读课文是语文要素的综合运用,重点是要抓住动态之美和静态之美,小练笔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实现了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