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宝贝成长 |
http://s14/mw690/75bdc0catx6CwOVXvkHf7&690
文.图
语言表达能力和运动能力是每个孩子早期成长发育的关键,两种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也成为每位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两种能力相继发展,有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高于运动能力,有些孩子运动能力高于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养育中,最能代表这两种能力的就是说话和走路。而宝贝,就是属于那种走路优先,说话稍后的孩子。
周岁前的宝贝,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说婴语”和“爬爬乐”,八九个月时会叫“妈妈爸爸”,十一个月时满地爬,那时的宝妈看到宝贝的两种能力正齐头并进的快速发育;而过了周岁,宝贝一时间话少了许多,转而将注意力全身心的放到学走路上,当宝贝跌跌撞撞,在一岁三个月时终于能独立放手,大步迈进后,对于语言表达的渴望,才又逐渐恢复兴趣。
比起期待宝贝学会走路来说,等待宝贝完整用语言表达的时间有些漫长,在语言表达能力发育的过程中,宝贝也经历着因不能够用言语表达内心需求而产生的急躁和懊恼情绪,甚至曾有一时变成了“结巴”,一边是思维的飞速发展,一边是语言的缓慢成长,这让宝妈不得不更为耐心与柔和的放慢语速,逐字逐句让宝贝慢慢跟随和理解。
满两岁后,宝贝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由字成词,由词成短句的开始学习表达;平时看到家人之间的交谈,宝贝开始观察模仿;与家人的简单对话中,宝贝尝试回答与提问...;而今,宝贝顺利的进入语言爆发期,在生活中的鹦鹉学舌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也带给家人很多欢乐与惊喜。
1、成为复读机
当宝贝开始观察模仿家人说话的时候,自己就变成了一台小小复读机,听到家人的互称,宝贝也毫不客气的直呼其名,一时间,小小孩模样说出一口大人语气,惹得家人笑翻天;
2、动听的儿歌
听儿歌从来是宝贝的最爱,边听边学让宝贝学会不少的儿歌,有时跟上音乐的脚步,宝贝会兴奋的扭一扭,听到熟悉的儿歌,宝贝会上前搭腔;
3、古诗与童谣
朗朗上口的古诗与童谣是宝贝的“必修课”,从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到古诗《春眠不觉晓》,宝贝逐句念,整首背,在缓慢的成长中渐渐吸收古老中华特有的文化;
4、称谓的意识
经历了小段时间的称谓颠倒后,宝贝对于“你、我”的称谓意识已经能熟练的运用自如,当宝贝能清楚的表达:“奶奶,我要...”的时候,再不用宝妈在身旁做翻译,而对于“他(她)”的称谓,宝贝似乎还懵懂其中;
5、温暖的对话
问与答是人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当宝贝从回答开始学会提问的时候,也看到了思维的成长。
一天,宝妈不小心切菜划破了手指头;
晚上睡觉,宝贝看到,问宝妈:妈妈,你怎么啦?
宝妈说:妈妈受伤了,妈妈用刀切菜,不小心切到了手。
宝贝盯着宝妈的手,过了一会儿问:妈妈,疼吗?
宝妈说:疼。
宝贝轻轻扶住宝妈的手,对着伤口吹了吹,告诉宝妈:吹吹就不疼了。
面对宝贝珊珊来迟的语言爆发期,宝妈看到,在孩子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孩子通过看、听、观察、模仿、吸收信息与语言积累,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语言发展也就很自然的顺利开来;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各有不同,从孩子的成长规律看来,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密码,跟随孩子开启他们的成长密码,和他们一起发现潜能,开发意识,让孩子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成长是件很好的事儿。
http://img.ibabyzone.cn/album/02/08/62/1139055057.gif
注:本文被推荐到新浪育儿博客,谢谢管理员的悉心推荐,截图纪念:
http://s4/mw690/75bdc0catx6CrJFLXera3&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