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2-06-10 12:49:40)

     自相矛盾 文本解读

                                                                     蔡正跃  

1.文体特点

《自相矛盾》是一篇文言文,它以简洁的语酷,简单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人卖矛与盾的故事。课文篇幅短小,但寓意却很深刻,充分体现了古代寓言富有哲理的特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守株待兔》等文言文形式的寓言,对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运用学过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正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进一步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语言表达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教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读好字音和句子停顿,把课文读通、读顺,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并熟读成通同时可借助课文插图、注释,理解课文意思,疏通文意。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要充分理解其意思。如“誉是称赞的意思,“陷”是穿透的意思,“利”是锋利的意思,等等。这篇文言文的语言体现了文言文一词多义的特点,文中出现了七个“之”字,不同句子中的“之”有不同的意思。“誉之日”中的“之”为代词,指代盾,而“吾盾之坚”“吾矛之利”中的“之”作助词。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积累,以掌握文言学习方法。

3插图配画

教材配有一幅线条型插图,一个人身穿长衫,手拿拐杖,用手指着另一个手持盾和矛的人,画面直观地呈现了一个争论的场景。通过图文对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4.情节内容

《自相矛盾》这则寓言主要讲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过度夸赞自己的矛和盾,罔顾事实,以致语言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告诫人们说话要前后一致,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发现人物语言的漏洞,抓住其矛盾之处,从而让学生感悟“楚人”语言的荒诞,把握故事的内涵,解故事的寓意。

5.文化底蕴

《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难一》。韩非子的文章大多直接作为策文呈现给国君,文章多是他的谏策之言,有很强的针对性,对解决现实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篇《自相矛盾》所刻画的“自相矛盾的“楚人”所代表的是社会上不讲实话,违背规律的愚者,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批判性,体现了韩非子实用主义的价值观。

 

集体备课评课稿

自相矛盾》评课稿

王苗苗

统编教材助学系统,坚持学生立场,根据学习规律、内容范畴、思维层次等来体现“学习指导”的具体过程,尤其在思维训练方面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迁移使用,从而内化为语文素养,其助学系统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可促进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助力学生思维向高阶发展。教研组通过对助学系统在小古文中使用研究进行研讨反思,打磨了一节精品课例,接下来我针对林小卫老师在本课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简单的点评:

一、亮点

(一)把握教材,精准定标

《自相矛盾》教学目标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均指向读背、讲述、理解三项能力的习得,但根据年段特点和文本主旨,在具体教学建议上助学系统会给出不同的方法提示。如“读背”能力的掌握,课后题中,就给出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样的读背提示,这为师生明确了读的目标和程度。《自相矛盾》这一课对讲述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在借助注释理解的基础上又给出了新的学法提示。而在 “理解”方面,古文助学系统紧紧围绕课文主旨,形象的插图将围观者的神态和楚人哑口无言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可借助插图走入情境,理解“弗能应也”的原因,同时作业本更是设计了理解课文内涵、服务当下生活、训练逻辑思维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矛盾”,得出启示。这些助学系统力求符合该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力求与教科书内其他语文要素相互作用。

基于对教材和助学系统的把握,教学路径和目标清晰起来:

借助注释、作业本理解故事内容,围绕课后题、作业本及图片等还原故事场景,创设真实情境,厘清问题、背景、方法和结果,从而了解楚人和路人的内心思维,加深对“矛盾”的理解,反面教育学生思考问题、为人处世要前后一致。

 

(二)关照能力,活动推进

基于小古文学习的能力集中指向“读背”“讲述”和“理解”三项,我们要前后关照这三项能力,精选助学系统,搭建助学支架,设计学习活动。特别是在“理解”上,教师时刻把握住“小”的特点,首先要把握文义理解的度,不能用逐字逐句理解导致充满趣味的故事变得生硬、刻板,挫伤学习积极性;也不能过于粗放影响学生对寓意的领会。其次要把握寓意理解的度。《自相矛盾》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成语,对其寓意也有初步了解。教学中,要切忌把故事及其寓意当作全新的知识来教,但也不能完全放任学生自解自悟,使得领悟无法得到提升。

依托助学系统给出的指引,前后关照,协调发展学生的这三项基本能力,设计活动板块:

1. “作业本”正音断句,以读激趣

“读”是小古文教学最有效的手段。但古文无论是内容陈述还是句式结构都和学生日常接触的白话文不尽相同,甚至有些句式大相径庭,这就给学生的读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再加上古文中间有大量的生僻字,造成读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障碍。这里我们就要引入助学资源,解决障碍。首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作业本题认读生僻字,自读,指读。接着通过自读和听读尝试逐句断句,通过作业本长句断句判断落实难读句子,借助停顿号,有重点地读,采用同桌互读、指名读等方式,并且让学生参与到“读”的评价中来,纠正自己读的节奏和语调,最后再通过齐读、分角色读、挖空读的方式熟读成诵,让本节课“读”占鳌头,在读中走近古人,乐于模仿古人,激发他们学习小古文的乐趣。 

2. “课后题”给法搭架,读懂古文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理解古文的方法,注释、插图课后题都是常用帮助理解助学资源,但我们要把握住小古文的“小”,让学生先调动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结合注释、插图去猜测句子的大概内容,这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事物永远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去尝试,这种跃跃欲试的举动正是对小古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的完美诠释。接着聚焦课后题有重点落实联系上下文这个方法,在教师点拨引领之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方法理解,完成课堂作业本。

3. “图片”入境展思,领悟道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领悟课文内容”,这是是本课教授的重难点,如何让学生走进故事情境,体会其心理活动过程,从而了解思维过程,领悟寓意,这是我们磨课的瓶颈。在研读助学系统时,我们发现作业本上第四题设计是图文结合,它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支架,带领我们进入情境中去体悟人物内心。在教学时,教师分解了作业本习题任务,让学生先从划到读,酝酿情绪;接着从想到写,走进内心;最后走进现场,从说到悟,得出启示。   

这样前后关照的设计有以下优点:

1.“读背”为形,达解意之魂

借助助学系统的脚手架,学生读的层次从“读准、读通”聚焦到“关键词句”及“对话”语气的联读,到最后挖空读一步步提升,能力也从基本理解内容到抓住矛盾点再到理解人物思维过程,由外在走向深层,在读背中达成理解,在“理解”中达成“熟读成诵”。

2.讲述为法,归寓意之道

《自相矛盾》的课后练习第三题让学生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暗含了读懂故事、明白寓意的要求。因此教师设计了三次讲述,第一次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己的话讲讲故事内容;第二次借助作业本图文题走进现场,对楚人提提建议;第三次作业布置,借助图片加入想象,把故事讲给父母听;三次的讲述都精心选择了恰当的助学资料,使得寓意的领悟一步步深化。

 借助助学系统,精准处理读背”“讲述”“理解三项能力的融通关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法有得。

(三)巧用“助学”,策略得当

本节课运用了的助学系统和助学策略如下:

1.立足“篇章”,落实要素

2.聚焦“课后”,确定重点

3.作业引入,落实难点

4.巧借图表,理清脉络

5. 恰切链接,拓展延伸
二、不足

1.活动时间略显拖沓:活动二耗时太久,思维拓展不足。

2.难点落实节奏过快:说故事内容,应先练再指说。

5.评价单一,标准不明:读书时,可让学生参与评价,讲故事,可设置评价标准

三、建议:

1.紧扣语文要素,用好“助学系统”,搭建好支架, 实现“跳一跳,够得着”

2.学习活动设计指向明确,学习活动有层次性,得调动积极性和参与度

3.设置恰当的评价标准,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以评促学

 

 

10.集体备课签到记录表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2021(2)宋桥小学语文高段组教研活动之团队磨课(5次)

 

 

集体备课通讯报道

 

“助学”,提策略,团队教研助成长

毛玲玲

阳春三月柳绿桃红春光美宋桥小学高段教研组集体磨课议课活动再一次开启了。她打开的是一扇绿色的窗,撑起的是一个深情的希望,展现的宋桥小学教学工作更新、更美的乐章。

为了“备”有所教,“教”有所依。教研组以“助学系统在小古文中的应用”为主题开展了集体备课、集体磨课、集体评课等系列活动,林小卫老师在团队的帮助下一次次地改进课堂,提炼策略。最终打磨出一堂精彩的课例《自相矛盾》

4月19日的展示课上,林老师有条不紊,扶放有度目标清晰,心中有本;活动深入,目中有生;支架巧妙,手中有法,赢得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课后,高段组老师在教研组长王苗苗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再一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聚焦助学系统、关注思维发展,提炼了小古文教学的许多策略妙招,过程中妙思迭现,巧智纷呈

这次集体研,语文高段再一次研究“助学”,深入教研,大家纷纷表示受益良多。活动结束后,蔡正跃老师感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师只有在不断的研磨中吸收能量,才能呈现教学的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