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1)数学低段团队磨课专辑之《7的乘法口诀》

(2015-01-03 22:41:32)
标签:

教育

分类: 3.公开课教案专集

7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宋桥小学磨课组成员:陈美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2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材以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到每个拼图都用了7块。由此引出用填表的方式呈现用7连加的结果。在学生初步知道连加结果的基础上按顺序呈现与7有关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把7的乘法口诀填完整。

学情分析

学生已熟练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并初步有了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利用口诀的特征编制7的乘法口诀以及运用口诀解决一些生活问题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类推能力,使学生自主经历口诀编制过程,了解7的乘法口决的来源,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特征,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

教学思路:

     教材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图,引导学生动手参与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知道用7连加的结果。如果二年级让学生动手操作,会比较难让学生收拢,再说七巧板材料也没有。所以我们把教材改成了小朋友们熟悉喜爱的卡通人物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作为课前引入,营造一个情境来贯穿成堂课。

教学新授部分以下5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创设了小矮人拿气球情境,初步感知1个小矮人拿7个气球。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7个小矮人,每个人拿7个气球,形成1个7,2个7,3个7.。。。。。的表象,进而得出连加的结果,并用列表的形式呈现,通过表格突出7的个数和连加的结果,为得出积、编制乘法口诀做好铺垫。第三个层次对照直观图,按顺序呈现了相应的乘法算式,明确了乘法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结果是如何来的。第四个层次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结果编写相应的乘法口诀。明确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编口诀的最终目的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口诀,应用计算。前面2~6的乘法口诀,数字较小,学生容易记忆。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从7的乘法口诀开始,数字较大,口诀句数增多,学生较难记忆,课后记忆口诀的积极性页逐渐减弱,计算会更容易出错。

基于以上的思考本节课主要完成“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目标。力求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熟记口诀,不需要课后再花太多时间背诵,减轻学生学习口诀的负担。

本节课我们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形式来组织教学。为了更好突破教学难点,在组织教学中实施以下教学策略:

1. 分散教学难点

学生记忆口诀的难点通常出现在数目大,容易混淆及比较拗口的口诀上。为了使难度适当分散,在操作或推想出连加结果后,先让学生记熟连加结果,再写乘法算式,编口诀。

2、小组合作,快乐学习

为了提高学生编制乘法口诀的热情度和积极性,教学中组织同桌两人活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3、联系生活,巧记口诀

引导学生找“生活、故事中乘法口诀”:在7的乘法口诀中,介绍西游记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打白骨金”以及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炼丹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等神话小故事。

教学程序(略)

 

 

           白炳珊老师执教 7的乘法口诀》教学

                     ——————磨课稿

           

什么是磨课呢?简单来说,磨课就是通过多次打磨一节课,提高教学有效性。

我们学校现在推出的磨课,是期望教师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在磨课组的共同讨论下,真正地“磨”出一堂好课。本次我们磨课组共同讨论磨教学环节:

第一次磨课:

由于7的乘法口诀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学过1-6的乘法口诀,可以自己编口诀,说口诀,理解口诀的意义。因此,教学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出示7个小矮人拿气球图,说说他们手中的气球个数,然后根据以前编口诀的方法,编7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开始的设计,我们磨课组觉得是可以的。

在编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我们组做了几次改动,第一次是学生说口诀,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等,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再背口诀。磨课时有教师提出,在黑板上板书口诀不如直接把打好的7句乘法口诀贴到黑板上,(以及根据一句口诀写乘法算式都可以采取贴的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在背口诀时结合多媒体电视上的小矮人气球图答案,调动学习困难生的积极性。

  教学中关于运用小故事中出现的乘法口诀帮助记忆7的乘法口诀(利用好记的口诀,帮助记忆易错、难记的口诀),思路是好的,但是什么时候出现尺度要把握好,才能在口诀的记忆方法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第二次磨课:

第二次上课时,关于7的乘法口诀板书,采用贴图的方法,时间上紧凑了,出现的问题是根据口诀写乘法算式的字是用红色笔写的,学生及听课老师看的不清楚,建议改用黑色笔写,并把数字写大点。

本次磨课的重点是学生的口头说的练习是比较多,但是动手写的练习比较少,建议以每组的一排为学习小组,开展讨论、编写乘法口诀,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来,通过教师的课堂巡视,发现编写乘法口诀中出现的问题,展示问题,让学生讨论。另外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可以先写再说的练习,也先让学生动笔写完后,再回答。(比如《山行》的四句诗共有几个字,让学生写出算式,再说想法)蒙台梭利说过: 我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所以课堂中我们要让学生多说、多听、多写。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磨刀虽有费时,但是刀刃之锋利,砍柴的速度自然就快了。故樵夫常将磨刀功夫视作 " 砍柴 " 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磨课虽然费时,但是对参与磨课教师以后的教学还是很有用的。

                                                  

                       

《7的乘法口诀》评课

                                      缪素月

老师的这节《7的乘法口诀》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 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课堂上教师善于营造温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教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归纳起来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通过创设“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小矮人气球上数字的规律,接着写出后面气球上的数,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初步感知了7的乘法口诀所有得数,分散了后面的教学难点,同时学生发现这些数字在用几个几来表示时都与数字7有关系,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课堂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根据数字和编口诀的经验独立编口诀。学生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而且教师在上一环节已为学生搭建了脚手架,根据口诀的得数学生很快就编出7的乘法口诀,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写出所编写的口诀,从后面口诀的汇报可以看出教师这一环节的编排是非常成功的,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接着教师在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观察比较各句口诀的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交流讨论理清口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沟通口诀之间的联系,并说说哪些口诀比较好记,使学生明白即使忘记了哪一句口诀,也是可以凭借他们之间的关系,找出结果。在记忆口诀时教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使口诀的记忆充满挑战和快乐。整个学习过程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学习是快乐的。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