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驴友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转)

(2011-03-28 20:24:14)
标签:

户外旅游

驴友旅游

天津

梁强

旅游

分类: 参考资料

【博主按】友以其特的组织方式,行特征等魅力,在我各大城市迅速展起形成了自身特的“友文化”。但是介于我旅游法的不健全,以及友在“吃、住、行、游、”六大要素方面具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在网络为沟通媒介的推下,目前而言我国驴友旅游在其消上得不到具体的、威的法律保障(韩静2009)。

 

http://s4/middle/75ac09a9t9f8a83b083a3&690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和完善,旅游主体旅游经验的逐渐积累,尤其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对旅游信息及时、迅速的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不跟随于传统的旅游方式,由此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旅游方式,如徒步、自驾、攀岩、摄影、漂流、骑行等。驴友旅游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到现在被普遍接受的一种旅游方式。

一、我国驴友旅游的发展现状

源于18世纪末的阿尔卑斯地区的登山运动,风靡欧美近两个世纪。后来派生出来的众多探险、休闲活动在90年代传入我国,此项活动区别于传统的体育活动和旅游方式,他是一种把旅游、运动、文化、人际交流紧密结合起来,促使人们从烦闷的社会生活中暂时的超脱出来,以最放松的心态感受大自然魅力,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户外活动提倡环境保护,倡导“自然、健康、自由、快乐”的生活方式。崇尚“平等、真诚、协作、自主”的人文精神。

此后,户外运动的形式不断的演变,发展成了以徒步为主,自驾、骑行、漂流、登山、摄影、滑雪等诸多形式并存的出行方式,被广发的称作——自助游。其后,鉴于上述参与者的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群体组织,旅游文化元素,拥有固定的消费市场,独特的消费模式,并自称为驴友,则驴友旅游开始形成发展。

http://s3/middle/75ac09a9t9f8a8b376452&690

二、驴友旅游的特征

一)、组织方式的独特性

1、网络成为最主要的信息媒介。

驴友旅游主要通过网络完成旅游计划前的信息收集、人员组成、路线确认、户外设备、费用预算等所有实际出行前准备措施。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1)通过QQ群或者虚拟网络社区,在群内或者版内发布一个旅游目的地信息,然后有意向的驴友经过后期不断的磋商,最终确认出行。2)通过网络加入各种驴友实体俱乐部来组织驴友旅游活动,俱乐部可以是松散联盟或者是职业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目前为驴友提供该种信息交流平台的网站已经广泛存在,如网站TripUp(www.Tdpup.com);同时也积极参加驴友论坛的相关活动。除了网上浏览,EMAIL、ICQ、MSN等网络交流工具也是驴友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常用的工具。

2、驴友旅行过程中自主性很强。

驴友旅游是“自发组织的成团模式,AA 制的支付模式 ,高风险的活动模式”。在整个“驴行”中旅游活动安排的自主性包括在旅游目的地和行程的确定、交通方式和食宿标准的选择、游览项目的安排等方面拥有个人自主权。同样徒步、背包、骑行、摄影等作为驴友旅游形式的一种,几乎都具有一定旅行线路的自主性。如:“背包旅游者的计划性较弱,随机性很强,旅行时间极富弹性,他们往往边走边细化旅行计划,一旦爱上某地的风物人情,就可能舍弃原计划中的其他旅游地,而在当地长期停留。由于时间安排自由,有些背包旅游者事先并未计划去某地,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就能改变他们的行程”(朱璇,2005)。[6]

3、驴友旅行自救互助意识强,易形成强烈的归属感。

虽然驴友出行前很陌生,但能通过短时间的交流迅速做到彼此信任。在“驴行”过程做到互助与自救,一方面来自于驴行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于驴友个人的价值观和驴友群体的潜在道德要求。在探求促成驴友群体在短时间内形成强烈的旅游刺激和持久的集体归宿感。在驴行结束之后,参与的各位驴友已经非常的熟悉,且能保持长久的联系和共同,建立良好而稳定的情感。由此可见驴友在驴行中获得了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教以往的旅游方式所不可比的。

)、旅游目的地的避热性和生态性。

驴友旅游继承了自助游、背包游、徒步游等对于旅行目的地选择的避热性和生态性。驴友同样追求特立独行、自在,这使得他们选择淡季出游,避开旅游高峰,选择多是旖旎的风景、多样的民族、独特的风俗,经济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目前我国旅游出行地主要集中于云、贵、川、藏、滇及东北地区的原始洪荒的区域。

同时驴友也意识到此种旅游方式会给途径的地方带来一定的垃圾,给环境造成破坏。对于此点驴友有严格的自律,保持较强的环保意识。驴友发起了“带着环保上路”的行动,为了使环保与户外运动共同进行,他们制定了“驴友”公社环保公约。”笔者通过网上信息了解:在相关的驴友论坛中也会有相关的环保要求的帖子发布,每次发起驴行活动的贴子中也有一定量的环保行为方面的说明。

)、驴友旅游具有鲜明的专属文化特色。

首先已经出现了很多专有的名词出现:如老驴:多次出行,有经验的驴友。新驴:第一次参加自助旅游者。头驴:某次自助游的网上发起者。驴窝:爱好自助游的家庭。又指驴友团体的活动场所或网上论坛。驴标:驴友在网上结识,未曾谋面,相约出游时为便于在会合地相认所作的标识。其次,很多“驴友”写成的文化书籍大量的问世,如《中国自助游》、《驴友圣经》及《印象西部》系列丛书等。再次,极具驴友特色的杂志《山野》、《户外装备》、《户外outside》等。但是目前尚未有专门的以“驴友”冠名的杂志出现。

四)、驴友旅游消费行为的置前性。

传统旅游方式的消费行为多集中于旅行过程中,而驴友旅行的消费则主要集中于出行前的设施设备、基本服装、户外生存用品的购买上。鉴于驴友旅游具有较强的“自虐性”,其一般选择露营野外,没有过多的娱乐活动,并且几乎在驴行中不去购买相关商品。而在选购帐篷、背包、服装、睡袋、摄影器材、野营附件等却消耗大量的金钱。同时由于目前我国户外体育用品消费市场的不成熟性更是加剧了驴友消费在所述方面的消费份额。如进口商品在外国只需17美元的煤油炉在国内价格达到1600元人民币,一双登山鞋国内的品牌在300~400元以上,专业的登山背包300~1 000元以上(欧亚敏,2008)。[4]

http://s15/middle/75ac09a9t765aa7b5019e&690

 

三,驴友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法律保障缺失。

由于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而驴友出行的自发性、自主性过强,《旅行社管理条例》几乎发挥不了保护作用。因此在驴行中出现的民事侵权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预防和解决。如:“驴头”准入资格缺失,“驴头”的旅游经验能力及资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户外探险自主游的质量和安全,但是法律界或旅游界都没有一套成文的规定,直接影响到自助游游客的生命健康安全;再如:网络相关信息的准入及传播制度缺失,驴友“通过网络主要完成确定旅游计划前的信息收集过程和确定旅游计划后的预定机票等过程”(黄向,2008),[3]天南海北的驴友也是通过相关的自助游网站或者驴友论坛分享相关的信息,在享受网络的便利的同时,鉴于相关信息的传播逃开了监管,可能间接对驴友的安全出行构成威胁。目前仍未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或者行业行为标准,给予相关的指导和规范。

二)、旅游合同法规对驴友维权缺失。

鉴于驴友出游是为了追求:自由、驿动、心灵解放、健康、快乐,同时活动成员遵循平等、自主、协作的原则;如西祠网站“驴族部落”对于组织活动的性质阐述为:倡导积极的生活态度,推广健康的户外运动,提倡全民运动健身,推动户外运动平等、健康发展的交流和服务平台。驴友普遍遵循着非盈利的原则,这样导致活动成员之间、网络社区运营和管理者、组织者之间一旦产生法律问题,将无法寻找适合的法律条文进行司法保护。笔者在同相关驴友交流中发现:很多驴友认为在出现驴行世故之后,除非头驴有严重的故意责任,否则不支持在旅行中遭受损失的一方索赔,更赞同网络社区作为交流平台并不需要付法律责任。驴友多认为:每一个驴友都视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体,应为自身决策承担自负责任,同时鉴于头驴的非赢利性,因此不支持相关司法对于受害方或者其利益关系人的起诉。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2007年3月,北京网友“夏子”在参与“下马威灵山古道洪水口”的驴友活动,因过度劳累和寒冷环境引起体温过低,全身新陈代谢和生命机能抑制造成死亡。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驳回了当事人父母关于相关费用及损失要求赔偿的民事诉讼请求。此项判决引起了社会一定的关注,笔者在此认同法院的做法,因为他遵循了驴友活动的出游原则同时也顾及驴友出行的行为特色,避免了因此而造成打击驴友出行积极性。

)、旅游保险的普及较低。

根据有关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旅游消费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旅游保险的旅游者仅仅占受访者的20%至30%(陈素平,2006)。[5]造成上述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保险公司缺乏利益驱动,中国目前较有影响力的保险公司只有四家:人寿、平安、太平洋、新华人,而且针对驴友活动高风险性的旅游保险产品并不完善;另一方面驴友者自身的风险意识淡薄,缺乏相关的保险知识,尤其是在新驴友群体中表现的更加的突出。国内旅游者对旅游保险相关内容知之甚少并存在较多误区,例如认为旅游保险合同只存在于出行交通、景区、饭店;而驴友的出行随意性很大,可能并不能及时有效,相反可能会造成消弱出游心理刺激因素。

http://s4/middle/75ac09a9t9f8a8f814513&690

 

四,对于驴友旅游的发展存在问题和前景的建议

).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如徒步旅游一般置身于野外和偏远地区,旅游线路路径长,突出的自然界线本身也往往是行政分界线,也考虑到驴友自身追求“自虐”式出行体验。因此,必须对徒步旅游者进行防范、自救、求救等方面的技能培训,须有基本的体能准备和装备;组建具有救援知识、救援能力和救援设备,由专职人员、志愿者、ZF部门成员组成的救援队伍,使意外事故带来的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肖胜和,2008)。[1]

).建立完善实用的网上旅游信息中心。加强对网络相关信息的监督。在这一方面很多的研究者都持相似的观点,如首先,自助游网络的栏目应该针对性强、内容更新及时并提供准确实用的旅游信息。其次,网络的速度和安全性要有所保障提供的业务要全面。最后,对于缺乏资格认定的网站取消其自助游的相关板块。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自助游信息服务网络用权威引导自助游客的正确选择。

).完善旅游相关部门的产品及服务。笔者根据网络上的旅游网站上的信息了解到,很多廉价旅社是驴友住宿的选择,这些旅店通过网络加盟,几乎没有合理的营销;随着部分“驴界地”驴子的增多,其周边的有一定资本或较强能力的饭店或者旅行社开始开发相关的旅游产品,这些产品和服务旅游路线开发不多,宣传尚不到位,旅游者受教育程序较高,信息灵通,见多识广,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盛蕾,2003);[3]线路选取要考虑徒步旅游者所追求的高自主性、高参与性、深体验性和避开热点旅游区的特点(肖胜和,2008);[1]因此要开发出相关的旅游产品,就需要做较多的市场调查和符合驴友自身特性的市场细分,否则开发出来的产品也多只是辅助性的旅游产品,而不能体现驴友高参与性、高体验性、自主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肖胜和.徒步旅游线路的选取及生态开发[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4).

[2]黄向.徒步旅游国内外发展特点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5(3).

[3]盛蕾.背包旅游及其特征[J].社会科学家,2003(7).

[4]欧亚敏.浅议我国户外体育用品市场的问题与出路[J],2008(6).

[5]陈素平.中国旅游保险探析[J].统计于决策,2006(5).

[6]朱璇.背包旅游者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意义探究[J].旅游科学,2005(3).

 

参考链接

http://u.8264.com/home-space-uid-16834509-do-blog-id-8146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