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的钱教授:
您好!凌晨5点醒来给您提笔写信,因为最近好些家长看到您的一篇文章《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都对我说感到很困惑。您是赫赫有名的名牌大学教授,您的这篇文章被很多公众平台疯狂转发,影响力可想而知。然而,当我看过之后,我心里感到很沉重,因为不知道多少家长看过之后会说太好了,终于可以大胆放心的打骂孩子,惩罚孩子了。同时也让很多开明的父母困惑了,难道我真的要去打骂孩子,孩子才能成才吗?
您说您的童年不快乐,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听到您的这句话,我深深感受到您一定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和艰辛,才获得了现在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然而,我想对您说,您吃的葡萄是酸的,可是葡萄也可以是甜的。您翻越了一座座大山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可是不去翻越大山,走罗马大道也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甚至有人会说,我为什么要去看美丽的风景,我身边的小草小花也挺美的。
您说孩子可以适当地揍。还提到英国的教育,可是您没看到英国教育部于2015年2月发布了《教师职业不端行为惩戒程序》,借此创建完善的教师监察制度。在教师职业不端行为惩戒程序中,作为教育部独立执行机构的“国家教学与领导学院”代表国务大臣按《惩戒程序》要求予以执行。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统计,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的两年间,仅威尔士地区就有62名教师因为职业不端行为被调查和惩罚,除去被证明无罪、情节较轻的教师外,共有34名教师被革职,并被禁止再从事教师职业。
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过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和四颗糖的故事呢?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想一想,如果只是揍他一顿,能够给这位学生带来这么大的内心冲击吗?他内心深处只会有怨恨的种子。一个没有被友善对待过的孩子,怎么能学会去友善对待别人。当然,友善不是说就不用教育,教育只是需要方法。
相信您也知道,根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但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却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追根溯源,制度问题,再进一步细化下去,教育制度问题。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心理企盼下,学校在升学率的相互比拼下,社会在成绩至上的牵引下,中国孩子的唯一结果是,书包越来越重,作业越来越多,被辅导的课程花样百出,童年生活几近于零。试问,连喘息的时间都不留给孩子,一个没有一点自由内心不快乐的孩子,何来之思考,连思考的空间都没有,又何来之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家要知道,牛顿也是因为有了坐在苹果树底下思考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
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盛,孩子们从小衣食无忧,人性中渴望独立、自由,及被接纳被看作是一个独立个体的精神需求也会越来越强烈,给到孩子尊重,给到孩子爱,用温暖的方式去影响着孩子,这不是向孩子让步,相反,这是时代的进步。因为人活一辈子,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离开,不能带走任何东西,但是闭眼之前可能真的会想的是我这一辈子内心真的快乐吗?
您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不期待您去改变您的观点。写下这篇文章,只是希望对困惑的家长们有一些启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