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岁的孩子为什么会打妈妈一巴掌

(2016-09-23 12:11:20)
标签:

黄宇

育儿

教育

分类: 2016

    昨天一个妈妈的提问,我看了心里挺替孩子难受,我知道还有很多孩子也面临同样的境况,从事家庭教育将近十年的我深知父母这样下去孩子的情况会是怎样,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会是怎样。半夜醒来想到这件事睡不着,爬起来准备写一篇文章,希望这位妈妈能够看到。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机会走进课堂,那么在中国还有那么多父母他们也处在迷茫当中,我能做些什么呢?我敬重的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唤醒国人麻木的心灵。向鲁迅先生学习,以笔为武器,希望唤醒更多中国父母自我成长!!!

 

    妈妈的问题: 昨天下课,小孩跟我说要去玩具店,我答应回家写完作业,吃了饭,洗了澡,还有时间的话就去玩具店看看。回家吃了饭,洗了澡,读了英语,但因为英语作业没发回来就没写,其他作业做完了,最后我把那4个英语单词写在本子上叫他读,读完了就出去,他不读,说要出去,他说如果不出去就要打我,我以为他不敢,我就说,你敢打我试试。谁知道他走来我面前,一巴掌打我脸上,我一气,就一巴掌打回去。他哭了,说明天就不去学校了之类的话。我当时回答小孩,读书是你自己的事情,学的知识是你的。这句话不知道他有没有听懂。如果不想读书,那就送你回老家去,再也不要来这里了。我一气之下就说了这句话。也不知道对不对。小孩生气了就进房间把门关起来。对于回老家读书小孩是一直不愿意的。以前有考虑送回老家读书,后来因为小孩爸爸不同意就没送回去了。(7岁 一年级)

 

    黄宇老师:孩子打妈妈一巴掌,很多人一听就会想到这孩子也太逆反了,这孩子估计是太溺爱了,这孩子真是......在我那么多年接触的个案当中,孩子到了青春期阶段,有遇到把家里东西都砸了的孩子,有遇到打伤妈妈然后自残的孩子,也有离家出走之前说你为什么要生下我的孩子......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及和孩子沟通互动的模式,无非就是几种情况:一;孩子小时候陪伴的时间少,很多在爷爷奶奶家中长大;二,夫妻关系不合,经常吵架;三;父亲工作忙很少陪伴孩子,妈妈是全职太太全部焦点都在孩子身上,渴望孩子能够达到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四;沟通只是简单粗暴的方式,要求孩子必须听父母的话,只会对孩子讲道理。很多父母会说,我们小时候不都是这样长大的?是的,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长大的,可是时代完全不一样,简单地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教育的方向和重点就是有不错的工作,吃穿不愁。而现在孩子们物质丰盛,他们的精神需求就非常强烈,内心世界更多的是渴望自由和独立。这是时代的进步啊!在新世纪,在他们丰盛意识层面孩子们必将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未来必将成为推动中国更快速发展的栋梁。然而,如果,我们父母不改变教育的心态,不成长自己,就会阻碍着孩子方方面面的成长!

 

    再来看这个案例,孩子打妈妈一巴掌,孩子一定有累积的对妈妈不满的情绪,这件事只是一个导火线而已。妈妈可以想想看,平时在生活中是不是对孩子也经常有这样的要求。当孩子屡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心情沮丧失望,情绪大爆发,就做出了让人难以接受的行为。孩子把房门关起来,内心是多么难受,一方面是和妈妈发生冲突矛盾的内疚心情,另一方面是面对妈妈的权威的无奈心情。当孩子所有精力都处在这种纠结的状态,哪有心思学习呢?

 

    从妈妈的话语中可以看的出来妈妈平时是一个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条不紊,按计划做事的人。其实妈妈也是潜意识有了这样的信念,因为小时候她的爸爸或者妈妈一定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我们觉察到,孩子打破了我的计划,我的内心会不安会焦虑,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的固有反应模式,我是否可以做些调整和改变?  孩子想去玩具店,痛痛快快地答应,享受和孩子一起快乐,多么美好的时光啊!生活本来就是有弹性的,丰富多彩的,去感受孩子的当下,在当下和孩子去链接,这是一件多么美的事情。而每个孩子内心深处渴望独立,渴望被尊重,当妈妈如此重视孩子的需求,孩子带着愉悦的心情回到家里,做作业的速度自然就快了。

 

  “如果不想读书,我送你回老家去。”这威胁的话语真的会让孩子很恐惧,再次让孩子陷入到无助的状态,一个在恐惧和不安中长大的孩子他的鲜活的生命力会阻碍,或者内向或者自卑或者有一天抑郁......父母反过来还会抱怨我的孩子怎么是这样。

  
   一切都不晚,只要父母愿意成长改变,因为每个孩子真的深深爱着自己的父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