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们:
新的学期开始了,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每个家长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不断进步,开心快乐的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今天在开学的第一天,我突然很想和愿意成长的父母们聊一聊。因为我们内心都有着美好的愿望,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却在破坏着孩子对学习的好感,而丝毫没有意识到。
前几天晚上8点多在电梯里,一个8岁多小女孩问,妈妈,回去我还要做作业吗?我听到孩子不太情愿的声音。妈妈顿时很生气地说:我都已经跟你说了三遍,还要问我这个问题?女儿小声说:我只是问一下嘛,你干嘛这么生气?妈妈说,问的我来火,本来早就要做完的,拖到现在。我看到小女孩撇着嘴巴,不高兴的样子。职业的敏感让我马上意识到女孩其实有话憋在肚子里了。我心里嘀咕着,待会她还要带着不快的心情做作业啊。如果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心情不好,一次,两次,三次都是这样,以后他就会有条件反射,只要做作业,心情就郁闷了,哪还提起学习的热情呢?
这就是沟通中常见的父母和孩子不同频。孩子有很丰富的心里活动,可父母只是关注自己想要关注的,而没有腾出一些空间想想,孩子他表达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如何去协助孩子成长。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当孩子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妈妈去聆听孩子内心的感受。“宝贝,妈妈听到你不太乐意啊。”“是啊,我今天玩得有些累了。”假设孩子这么回答。“哦,这样子呢,今天确实玩的比较累。你马上要开学了,作业还没做完,你打算怎么安排呢,妈妈想听听你的计划。”这样说既同理了孩子,同时把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孩子,信任孩子能够处理好自己事情。“妈妈,我今晚早点睡,明天一大早起来做。”通常父母能够体谅孩子的时候,我听到很多孩子的回答是让父母惊喜的。当然,也有些孩子因为贪玩,第二天作业还是没做。作为妈妈,千万不要去指责。只是去真诚地沟通,妈妈担心老师检查作业的时候,发现你没做,会被批评,那时候挺尴尬的。如果老师打电话给妈妈,妈妈也挺不好意思。话就到此吧,再多说就是唠叨了。
今天一大早,一个12岁孩子的妈妈给我留言:“我自己性格特别急躁,尤其这3年来生意不好,对孩子没有太多的耐性,过于追求孩子的完美,喜欢和别的孩子比,我也反思应该是我的原因。学校的老师,还有一些家长都说孩子很好,已经很优秀了,就是我的要求太高。对孩子的信任度不够了。比如学英语,告诉他要读出声,要一边背一边写,他不肯听,在哪个房间里写作业他就不让你在房间。写作业,还有上课总是不能完全投入,除了看电视,玩手机之外,写作业就是一会出来喝水,一会拉尿,一会想起点什么事就跑出来跟你说。
为了让他静一点,給他练书法都没有效。
这是一位能够自我觉察的妈妈,意识到自己性格急躁。对于已经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学习,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去教他要他怎么做,这是孩子们最反感的事情。相反,你要孩子教你怎么做。比如孩子学英语,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啊,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看到这些英语我都忘记差不多,不会读了,你也教教妈妈啊。每个孩子内心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欣赏,这是人性啊,孩子一定非常乐意做这件事,当他不断教妈妈的时候,是不是想着我要学的更好呢?当孩子在你那感受的是支持和滋养,孩子的房门就一定会为你敞开。至于说孩子上课不能完全投入。要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做到一堂课完全集中注意力?而且这和老师授课方式密切相关。写作业就是一会出来喝水,一会拉尿,换一个角度,这不是调节自己的方式吗?如果象我小时候做作业做不下去还硬逼着自己坐在那,害怕妈妈指责不敢动,那才是痛苦呢!当然,我们希望孩子能够集中精力做作业,而孩子做作业最关键的是一个好的心情和状态,那在于父母如何去面对孩子的学习,这可是父母自己需要不断学习成长啊,这可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育儿不是一朝明白了就直达终点了,是一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程,父母们的共修和彼此陪伴支持是被需要的,这样长期的护持,如涓涓细流,滋养父母们的心田,自然会让孩子茁壮成长!新的学期开始了,父母们,让我们为给孩子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加油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