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孩子有多爱父母,您知道吗?

(2015-10-02 15:46:14)
标签:

pet

黄宇

教育

育儿

文/父母效能训练讲师黄宇

        昨天听到一个故事,我心里酸酸的。他父亲说他不孝顺,不道德,带着好奇,我听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因为生活在农村,家里很贫穷。他是家里的老三,在那时没有分到田,而堂叔没有孩子,在他一岁的时候,他被过寄到堂叔家。20多年过去,养父母已经过世。他渴望亲情,却又感亲身父母的遥远。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家里的老二出了车祸,离开了人世,撇下了年轻的妻子和一岁的儿子。这个时候,亲身父亲对他说:你二哥不在了,你回来吧,你侄子这么小就没有了爸爸好可怜,你就和二嫂结婚,这样子都还是一家人。面对这样不合情理的邀请,他没有办法拒绝。一方面自己非常渴望亲情,另外一方面不想年幼的孩子像自己从小缺乏父爱。那种痛苦只有他自己清楚。于是他同意了。可新的生活并没有因为美好的期待而越幸福。二十多年都不在一起,父亲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面对父亲的指使及时不时和大哥的比较。内心本来渴望父爱的他产生极大的落差。结婚后不久他带着妻儿搬出家外出打工一年多没有回来。于是有了父亲的抱怨和不满。看到这位不到三十岁却显得苍老的年轻的父亲,我感慨着,他心里有多苦,过往的二十多年是怎么走过来的。他说现在自己的工资不到5000,而父亲骂他不寄钱回家。因为很自卑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他错失很多机会。面对未来,心中也一片迷茫。


      她才20出头,却天天对着妈妈说,你把我生下来,我把我的命还给你。你拿去呀!你拿去呀!妈妈非常痛心,双手捂着肚子,说好难受,但是她却无动于衷。是发生怎样的故事,让曾经贴心的小棉袄如今冷若冰霜。她说她本来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而在她要幸福甜蜜地准备婚事的时候,妈妈提出一个无理的要求,以后他们出生的孩子要跟着外婆姓。在常人眼里难以接受的事情妈妈给出了很“合理”的解释。女儿在三岁的时候她就离婚了,离婚的原因是老公嫌弃她生了一个女儿,要把女儿送走,她下定决心要好好把孩子培养成才,不能让别人看不起。20年来她为了孩子没有再找伴侣,所有的精力放在女儿身上。在养育她过程中吃了很多很多苦头,如今女儿要嫁人,从此就她孤零零的一个人,一想到这里,就非常难过。而如果外孙跟随她姓,她心里也舒畅一些。女儿说他未婚夫是传统家庭,对亲家提出的这个要求觉得非常不合理,就这样好端端的婚姻被解散了。女儿从此判若两人,脸上没有了欢声笑语。妈妈非常担心女儿,给女儿的领导发信息要他帮忙照看女儿。女儿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挫败,她不想成为别人饭后议论的对象。可是对着这个可怜的头发都已经白了的她最亲近的人,她无力去反抗。有一天她实在很闷,就想去她的一个好朋友家住两天,这个好朋友已经结婚了,但是他们家房子大,没什么问题。而妈妈说了一句:你是想去当别人的小三吗?这句话刺痛着女儿的心。她觉得她快要崩溃了,她觉得她要窒息了。所以才出现刚才说的这一幕,女儿天天闹着要自杀。

 

    这位妈妈的坚强,勤劳,在命运面前绝不低头的勇气都是非常美好的品质。而内心的脆弱从来没有去触碰。面对孩子要嫁人要离开这个家,只有透过外表的这种“强”来掩饰她的害怕。作为50年代的父母,他们注定会用他们的方式去爱着孩子。孩子非常爱自己的父母,愿意牺牲自己来满足父母,可是当所做的越来越远离自己的内心,这种窒息和无价值感让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就像这位女孩,每天在闹自杀。写下这个故事,我只是想去唤醒我们70后,80后的父母成长起来,因为现在已经有这个条件了。如果我们不学习成长,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潜意识就会跟随自己的父母,而现代的孩子生长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生长的环境和我们小时候的完全不同,当内心的渴望和父母违背的时候,我们还是按照我们认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带给孩子的就是一种伤害。

 

     我经常和家长分享,每个孩子都非常爱自己的父母,他们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去获取父母的爱。一个刚进大学的孩子对我说虽然她考进了不错的学校,但经常莫名的焦虑不安,除了读书好像没有什么别的兴趣,感受不到生活的热情和动力。我问她和父母相处怎样。她说我一直都非常乖,听话,成绩好又会做家务,因为看到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妈妈非常伤心难过,我想我表现好妈妈就会少伤一点心。所以她是一个让妈妈非常放心的乖乖女。一个孩子过早失去了快乐的童真,代价就是在她未来的人生中要付出很多心血去找回她本来的样子。

      父母们,加油吧!成长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让孩子绽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