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们的必修课——解除限制性的信念

(2014-11-10 13:38:11)
标签:

育儿

pet

黄宇

教育

分类: 育儿沟通

文/黄宇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毋庸置疑!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是什么阻碍了对孩子爱的流动?是我们限制性的信念。

 

    上周家长讲座的时候,一个妈妈问我,4岁的孩子在吃晚饭的时候说:妈妈,你喂一下我嘛?我中午在幼儿园吃饭,是自己吃的,我好想要妈妈喂我一下啊。那个片刻,妈妈头脑立马出现的是,不能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我喂你两口,然后你就要自己吃了。”结果孩子“耍赖”,还是哭闹着要妈妈喂。妈妈挺生气了。双方都闹得不愉快!每个孩子需要妈妈的爱和关注,如果父母能及时给予和满足到孩子,孩子内心必定会备受滋养,离真正的独立也就不远了。当孩子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妈妈高高兴兴地给孩子喂饭了。同时,留意到孩子很需要妈妈的关注和陪伴,在平时的时候更注重陪伴的品质,慢慢地她就不会找出理由来索取妈妈的爱。“我满足了她,就让她养成了坏习惯”,就是这个信念让妈妈没有办法真正给出对孩子的这份爱。我经常和家长分享,一个真正的好习惯是孩子具备自省能力后自己呈现的一种状态。而不是我们要他养成好习惯他就能养成了。


     还有一个妈妈告诉我,孩子一到吃饭的时候就要看ipad,因为平时都是限制的,但孩子非常聪明,抓住了妈妈的“软肋”,“你不给我看,我就不吃饭。”所以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看上一个小时了。那平时为什么这么限制着,“一是怕孩子迷上电子产品;二是担心眼睛。”越限制越渴望,越得不到满足就慢慢变成了一种欲望。其实是人性。当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他所有焦点放在我如何争取到更多看ipad的时间,就无法学会去自我调整。瓜瓜刚接触ipad的时候,可以听儿歌听一个多小时,我从来不会制止他,从他手里夺走,这是非常不尊重孩子的行为。我只是稍加提醒。后来我发现瓜瓜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现在放在抽屉里很少拿出来。他在家里都自己安排看动画片的时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控制和限制。他觉得和妈妈在一起互动玩耍有趣的多。

 

     有很多妈妈反应自己家里的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有些怕生,害怕跟别人互动。我问是不是在家里的时候给到限制太多。妈妈说是的。平时因为担心不卫生,所以会比较限制他的玩耍项目。一个孩子他本身是敞开、放松喜乐和好动的。当他被告知甚至被吼着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时候,孩子的这股能量就慢慢紧缩起来。他不再那么随意的去展现他本来的样子了,与外界互动也不敢那么敞开了。其实,父母只需要的是对孩子的一份信任,同时可能会给妈妈增添一些家务活,及时洗手、换衣服等。瓜瓜两岁多的时候可经常给妈妈“添乱”,穿着鞋子踩水花、躺在地板上打滚、在厨房里帮妈妈洗碗,衣服全湿、拿着簸箕扫地,地上垃圾更多了......对于他来讲,这是一份体验,一份成长。我从来没有限制他。我发现他非常能适应陌生的环境。

 

   “ 我家女儿今年上一年级,她不喜欢午睡,但我怕她下午打瞌睡,所以想尽办法让她睡会,今天中午,我跟她讲,我们今天来个游戏比赛,如果你赢了,今天中午听你的不睡觉,输了就要去睡觉,后来她说跳绳,因为平常我穿拖鞋,都是跳不过她的,今天我换了运动鞋,一下跳了五十多,她害怕跳不过我,就耍赖,不跳了,说换,我讲不行,事先讲好的,后来她又说,那跳,但不比赛。我说她不遵守承诺,孩子很不高兴。”当我们无法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就会和孩子对抗起来,想着各种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注定会受挫,因为孩子知道你的目的。她是不会陷入这个“圈套”,妈妈唯一能支持到孩子的就是放松自己,不要去干扰孩子的生活。


   在我们生命历程中,有种种限制性的信念阻碍了爱的流动。借孩子这面镜子,照到我们内心当中还有多少的恐惧。这是需要妈妈们的自我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