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与孩子相处的品质——家长问题解析
(2013-04-16 10:54:59)
标签:
问题育儿成长 |
分类: 育儿沟通 |
一家长问题:昨天幼儿园春游,要求戴帽子,儿子回来后哭了,先是说老师说他戴的帽子不好看,后来又说是自己觉得不好看。我们安慰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爸爸妈妈就觉得你的帽子很好看,但儿子情绪仍然不高。请问老师,遇到诸如老师否定孩子等问题该怎么处理?
在孩子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去安慰,而是同理,感同身受。“宝贝,今天听到老师这么说,你心里很难过。”让孩子释放掉自己情绪,感受父母的接纳与理解。这也是P.E.T.父母效能训练中的积极聆听,这个技巧和方法的掌握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练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今天是老师,明天有可能是同学,后天有可能是亲戚朋友,长大后也摆脱不了,因为有支持,赞许你的人呢,也有批评否定你的人,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从小具备稳定的自我价值感,这是需要父母从平时生活点滴做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我的博文中《滋润的爱—孩子内在力量的源泉》可以参考,父母对孩子的认可是孩子具备这种品质的重要因素。每天我都会在宝宝临睡前说一句话:“宝贝,妈妈爱你,因为你就是你,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贝。”每次宝宝听到,都显得非常高兴。其实不是光说给宝宝听,妈妈也是透过这句话在不断提醒自己对孩子没有操控没有比较。
我家宝宝四岁了,男孩,很爱哭,他做错事,我一不理他,他就哭着跟我道歉,:妈妈,对不起,我错了!
是什么样的“错事”,这位妈妈没有具体说明,很多“错事”其实不是真正错事,只是因为父母没有了解到孩子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即使真正错了,也不能不理他啊,这种“软暴力”对孩子来说是很残酷的,因为孩子最怕的就是“妈妈不爱我了,妈妈不要我了。”当然妈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孩子道歉了,可这种道歉不是因为孩子真正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是因为孩子害怕失去妈妈的爱。长期这样下去,孩子慢慢会失去自我,无法归于自己中心。在P.E.T.父母效能训练里,有专门针对父母对孩子行为不接纳的时候,家长如何正确地去表达。
小朗两岁七个月,在家妈妈严禁零食,因此出门见到朵朵奶奶甚是亲热,奶奶总会变出好吃的。今天小朗和朵朵做长凳上,朵朵奶奶背对朗妈给了小朗饼干,而后悄悄告诉朗妈,小朗对奶奶说,你挡着我点儿,别让妈妈看见了。是不是管的太严了,这么怕妈妈不好吧?
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
感恩关注:P.E.T.父母效能训练黄宇老师个人公众微信号:huangyu20110905,父母自我觉察qq群:233720773,我们提供P.E.T.父母效能训练真实案例分享及亲子沟通技巧和方法,为一起成长为高效能父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