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岁女儿看到有人抽烟,老是做抽烟的动作,说我要抽烟。妈妈心里有很多担心。
COCO老师:你记不记得孩子们也经常做鬼脸的动作(示范),为什么做这个动作没有忧虑,做吸烟的动作有忧虑?因为你对吸烟有恐惧,有看法,担心孩子做这个动作会抽烟怎么办?孩子吓唬你一下,你就被吓倒了,你的情绪跟当下无关,当下的事实是不是已经发生了?不是,那就是你创造的戏剧,那个事实真相没有关系,很多人活在对未来的担心和恐惧里,而担心的事情99.9%不会发生,一个小的事情看得太严重,太严肃。孩子在这个阶段模仿能力非常强,什么都模仿,因为处在一个吸收资讯的重要阶段。有一天一个妈妈也问,孩子从学校回来,学了不少脏话。问饭好了没,我说快了,孩子说“哇靠”,妈妈吓了一跳,心想是不是学校不好。其实孩子这个时候吸收资讯没有选择,只觉得好玩,没有像大人会想未来会怎么样。所以不用把这一点行为拿放大镜去放,这只是杞人忧天,自寻烦恼,因为我们用我们的经验创造了一个虚幻的假象,拿这个假象吓自己,就活在担心里,担心恐惧是一层面纱,你把它揭开看事实,它就不在了。
2,孩子讲脏话不要管吗?随他去吗?
COCO老师:刚才所讲的是特殊年龄阶段,模仿的高峰期,你的孩子7岁也不用太担心,作为母亲,与其告诉他讲脏话不对不好,不如去聆听他,讲脏话带给你什么感觉,有时候在我们大人眼里可能觉得孩子讲脏话会养成坏习惯,不礼貌,到外面去了别人会觉得父母没有教好,自己没面子,我们有很多担心。其实这个“脏”字要打个引号,大人讲出这些词也许有攻击力,也许有贬损的含义,我们有许多解释和定义,而在孩子的世界里,它只是一个声音,只是某个情景的记忆,有的觉得好玩,有的觉得可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说这些的时候父母通常会有反应。再举一个例子,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就叫妈妈。妈妈没有听到,孩子来了一句:妈妈,王八蛋。妈妈从厨房跑出来,非常生气,但忍住没有打孩子,深呼吸让自己平静后问孩子从哪里学来的。孩子说:今天上课的时候,我一个同学叫老师,老师半天没有过来,同学说了一句老师你王八蛋,老师就跑过来啦。对于孩子而言,讲出这三个字就可以吸引你的注意力,他理解这个词和我们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作为家长我们要放松一点,如实看待这个事情。当我们越是去关注这个问题,它就会真的变成问题,孩子他也会觉得有个“武器”可以让你暴跳如雷了。所以不用去强化它。当然在一起闲聊的时候,可以告诉他在家里没有太大关系,在学校里和其他的朋友如果这样说,别人可能会误解你,疏离你,你把一些可能性和孩子分享,孩子也会听懂,那这个过程只是分享,而不是批评和说服,说你应该怎么样,你不应该......随着年龄长大,孩子会去测试,去看看是不是真正像妈妈所说。其实孩子需要有一个管道可以释放自己,如果条件允许,在家里有孩子一席之地,是他独立的地方,可以任意跳,任意叫,做他想做的事情,说他想说的话,,这个世界,当我们长大的时候,有棋吧,茶吧,KTV吧,酒吧各种吧,但没有情绪吧,而情绪如果没有释放的出口,只能压抑,满脸的严肃满脸担忧满脸恐惧,当情绪是流动的,变化的,真实的,就不会情绪化,不会出现很大的心里冲击,和分裂的可能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