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十三岁少女离家出走引发的思考

(2012-10-26 09:12:06)
标签:

留守儿童

离家出走

杂谈

分类: 育儿沟通

      在深圳又发生了处在青春期的13岁孩子离家出走事件,而且8天未归。那这次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花季少女做出如此冲动的决定?据报道,孩子在失踪前,在她身上发生了一件事儿—— 班长职务丢了。她曾经和妈妈说班长没当了,别的同学今后会笑话她。也跟一个好朋友说担心不当班长了,同学们对她有什么看法。看似这是女孩离家出走的原因,内心脆弱,太娇气,经受不起打击,这是人们给女孩贴的标签。然而,孩子为什么这么在乎别人的眼光?丢失班长职务是是她离家出走的真正原因吗?

     再看看女孩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长大。“我们为了谋生,早在多年前就来到了深圳。很小的时候她便留在老家。她妈妈介绍说,孩子是被老家的亲友轮流照顾大的。老家人的生活也都不容易,也都有一大家子要养活,不可能有太多精力照顾她。小学一年级住在奶奶家,二年级在小姨家,三年级则是在舅妈家度过。四年级时,她来到了深圳。孩子是典型的留守儿童,而且与别的留守儿童不一样的是,孩子没有稳定的照顾者。看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了。首先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已经是没有安全感了。今天在这个亲戚家,明天在那个亲戚家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只有讨人喜欢才是生存之道,小小年纪的她肯定很早就对别人的眼光十分敏感了。小巫在《接纳孩子》一书中提到“一个不能得到父母足够关注的孩子,是会花费很多精力去获取别人的关注,不管这种关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种额外的精力掠夺了孩子发展自我的空间。”一个没有安全感,没有稳定价值感的孩子会渴望更多的爱与关注,当班长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同,而现在失去了这个职务,对于一般同学也没什么,但对这个女孩来说却会是个沉重的打击。

   蔡女士(孩子她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表示,因为她没有读过书,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因此在家的时候,大多是给孩子们做饭,问问孩子们的作业写了没有。而在情感上,她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要不是这次孩子跟她说班长落选了,她也不会去主动过问。这可是很多青少年家长面临的问题。他们渴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却不知道如何打开这张心门,虽企图去弥补年幼时不在孩子身边的那份遗憾,却感到力不从心。与孩子无法有亲密的链接。孩子童年的时候已有一份创伤,回到父母的身边又无法获得支持,而处在这个阶段十分敏感,内在没有力量去应对发生的一切,于是选择了逃避。

   看到一个个这么年轻的生命处在迷茫的阶段,除了祝福也无法提供真正的帮助,就从自己做起,做个用心成长的妈妈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