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告诉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对人生很有规划。做好计划了就一步步去实施。我很好奇:为什么你会保有这样的价值观。她与我分享:当初有个好朋友一起大学毕业出来工作。自己没计划,没过多久就怀孕,生孩子之后自己就呆在家里好几年,再出来工作的时候发现压力真的好大,很不适应。而她的朋友不管做什么都很有规划,现在事业很成功,老公很爱他。家庭很幸福。所以觉得人还是要计划。我问她:那你觉得和她相比,你拥有什么?“我有一个十岁的女儿。她现在还没有孩子。”“你在羡慕人家,说不定她还在羡慕你呢,她已经过了最佳生育年龄,面对要孩子的风险都很大。”这位妈妈没有说话。
其实道理很简单:人活着,是为自己。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回归到自己中心,爱自己,接纳自己,观察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都是我们一生的功课,就这些都够我们去体会一辈子了,哪还有精力去管别人呀,而且这个比较真的没法比吧。幸福是一种体验,你认为对方幸福她就真的幸福吗?这个要命的对比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价值观,再把这个自以为是的逻辑传递给孩子,孩子再沿着自己生命轨迹走下去,也觉得应该怎样怎样,孩子那本来无限智慧无限创造力潜能就慢慢地被侵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在三十岁以后,我发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真的很开心慢慢地我会学会好好爱自己,我的焦点都在自己,关注的是我此时此刻是不是很舒心,我也不会去迎合他人,在我不想去做不想去帮忙的时候有能力去说NO,有人会说:这样不是很自私吗?其实我现在真正明白一个不懂得好好爱自己的人,照顾别人关心别人都是假的,因为那种付出背后自己是有需求的,需要被认可,需要被关注,需要被重视......而一个人学会了好好爱自己之后,心中充满了满满地爱,身边的人也顺便闻到了爱的芬芳,感受到了舒适。这个时候是一种很滋润的很自然的状态,没有半点勉强。而且本身是在没有干扰别人没有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好好做自己爱自己,这和自私有什么关系?
有闺蜜对我说:你要是平时说话声音再温柔一点,小声一点,吃东西秀气一点,再穿上高跟鞋化化妆,那就更优雅更有气质。”“哈哈,那就不是我了!”
我坚信地认为一个人只有好好做自己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潜能。
我们每个人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赤裸裸的离开,几十年的生命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显得极为渺小渺小。如何去度过这几十年是我们要去思考的问题,我想在最后离开这个世界那一片刻,回顾自己的一生,能很欣慰地对自己说:我没有任何遗憾,我都是为自己而活,然后面对微笑离开就已足矣了。
亲爱的们,好好地生活着,无需去比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