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E.T.父母效能训练沙龙家长案例分析(四)

(2012-06-08 08:25:16)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沟通

       今天沙龙家长的一些分享让我陷入沉思。
     一家长孩子十二岁了。她说自己经常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把一些在工作压力中焦虑的情绪带给孩子,自己这种状况时候会斥喝孩子:你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为什么要拖这么久的时间完成?然后还有第二次的监督。当我提出孩子这么大了,要学会放手,信任他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同时我们可以表达出对他的关心。家长说:我就是关心他才问他作业的,要怎样关心啊? 这真是我很惊讶的地方,我们的这位妈妈在事业上很成功,却忘记了作为母亲本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宝贝,今天在学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这样一句简单的问话也是关心啊。然而妈妈以为监督孩子做作业是关心孩子。这实际上是在干涉他。我们要懂得和孩子划清界限,什么事情是孩子需自己完成的事情,我们不用去插手。这才能培养孩子自觉成长能力。还有妈妈为手机的事情烦恼,孩子说星期五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有带手机去学校,自己也想带。妈妈直接就拒绝了,理由是怕他下课玩手机对眼睛不好。孩子很有情绪。是的,妈妈担心是很正常,但如果我们直接拒绝孩子了,孩子内在有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也会通过其他途径满足他的这个欲望,而且这个欲望会更强烈,人通常就是得不到的越想去得到。比方说他可能有借同学手机玩或者玩电脑的时间更长等。所以单纯的实用权威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如果是我,我会很坦诚的跟孩子沟通:这个手机是你的,你自己做主。妈妈不干涉。同时妈妈也会有担心下课的时候玩会对你眼睛不好,你是怎么想的呢?首先我们表达的是对孩子的信任,同时把担心的地方也表达出来,但把解决问题的责任交给他。家长说他没办法相信孩子。所以根本无法这样进行。其实
孩子天生就具备调整自己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慢慢地在父母的监督下被隐藏起来了。

      不相信孩子,其实也是对自己不信任,内在没有安全感。那么要去成长的是父母。

    很多问题其实根本不是孩子问题,作为家长的您意识到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