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到到做到,中间的距离还是蛮大的
(2025-11-18 09:31:44)| 分类: 转载 |
10月份的4万多字日记,我让AI帮忙深度复盘,给出的答案我特别赞同。特别是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我觉得如果能按AI提供的策略做到,我的写作水平一定大大提高。
其中有一篇《她为什么不上学》,我按AI提供的写作策略进行写作,推送到公众号上,阅读量没有变化,依然少得可怜,但是我的确能感受到文章的立意一下子高了不少,而且文章更有可读性。
后来,我又想尝试按AI提供的“故事导入——问题分析——方法提炼——价值升华——给读者一句建议”这个的框架进行写作,发现我竟然坐在电脑前两个小时,一个字也没有敲出来。
问题出在哪里呢?
是我没有领会AI的精神吗?
我只感觉脑袋里空空如也,没有任何的思绪,没有任何的语言,也就是说当下没有任何的灵感。
这种痛苦的时刻我已经无数次体验过,这种感觉很不舒服,导致我无数次地想放弃,甚至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写作的料,也想过是否应该及时止损。但又一想,好不容易坚持了几年,虽不见成效,但至少电脑里的字数是真实存在的,偶尔也体验过“心流”的高光时刻,那种下笔如有神,一句一句话从脑中迸出,两手在键盘中飞速敲打的感觉的确爽极了。
今天想再次好好梳理一下自己近年来的日记,因为杂乱,因为不成体系,因为有的只是流水账,这样的日记没有价值,写再多,也是无用的,是在浪费时间。为了精进自己的写作能力,AI已经帮我找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把曾经写过的日记,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
当我翻看以前写的日记,我毫无头绪,想从中找到一篇,按“故事导入——问题分析——方法提炼——价值升华——给读者一句建议”这个框架进行改写,我发现自己无从下手。
脑中突然迸出“学到到做到,中间的距离还是蛮大的”的感慨。于是,我就以此作题写了今天这篇日记。
记得曾经看过一句话,说的是当你觉得很难的时候,也就是你要突破瓶颈的时刻。但愿如此。
不过,今天我虽然没有改编成功,但我把想整理的类别以不同的文档先建立起来,这就跨出了整改的第一步。
从今天这事,告诉我凡事先行动再说,很多成功都是推着慢慢进步的。至于中间还需要走多少路才能到达成功的点,你不先走一下,如何得知了。
正如威·赫兹里特说的: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再好的方案没有实施,也只是方案。
(转自《阿春姐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