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要如何保持高效率?
(2023-02-22 18:18:28)分类: 转载 |
今天是正式上课的第一天,因为今天特意调开,没有课,也没有午托,没有延时,一整天坐在位置上,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完成期初工作自查整改工作报告,另一个打印好明天要上的心理课教案。7点半从家里出发,到下午快5点回家,近10个小时,竟然只做了这两件事,感觉这工作效率也太低了。记得以前可以10几分钟完成一篇日记,而且是越写越有劲,现在是坐在电脑前大半天,经常敲不出一个字,我知道这和我没有阅读,没有思考有一定的关系,和以前逼着自己要怎么干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特别容易宽容自己,放松自己,不为难自己,实在写不出日记,那就不写,让自己更轻松,更愉快,但自己时常会陷入自责当中。特别是公众号,要求一再降低,不是迎难而上,而是迎难退缩,这不应该成为我的生活风格,因而,今天脑中想到了一个主题:人到中年,要如何保持高效率?我个人觉得,人到中年,要保持高效率,首先应该与时俱进,要多了解时事,这样,才能随时保持敏感的观察能力,发现做事的方向,不能把精力花在一些平时普通的工作上,这些比较常态的工作,应该交给年轻人去做,人到中年,不能和年轻人拼体力,不能做太多的事,因为太多的普通事会耗费中年人的精力,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提高自己的敏锐观察力,做更有意义的事。人到中年,精力有限,要分析个人一天的精神状态,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优先级的事情,确保自己能处于最佳状态来完成最重要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每天要处理的事有很多,但把这些事设置优先级。有的事比较简单机械,如果你是管理层人员,可以分配给下属去做。年轻的时候,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我经常把所有的事情都揽过来自己做,当时年轻,有体力,可以加班加点,现在人到中年了,体力不足,不能这样做,我开始学着把一些常规的事务分摊给年轻人做,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而且人到中年,记忆力也会跟着变差,经常会忘记重要的事情,这会误了大事,因而更应该及时处理一些优先级别的事务,并及时把工作分配下去。人到中年,一定要做好休息。如果你享受浪费的时间,那么你就不是在浪费时间。我一直觉得自己不这样做,就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对于人到中年的我,那是在休息,只有适当的休息,让自己能静下心来,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记得自己以前做事,可以同时几件事情交叉完成,还不会出错,但是最近发现自己有时在做一件事,如果停下来去做另一件事,一会儿刚才停下来的那件事就会被我忘记。人到中年,不要多任务处理,一是容易出错,二是效率降低。集中精神先处理一件事,再处理另一件事,如果担心事情会忘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它记录在纸上,这样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最近会发现自己效率低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在做这件事,如果中途停了下来,接下来要接上,不能很快地进入角色,还要重新起步,心里会生出烦躁的情绪,结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我们的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是用来创造的。你可以把要做的事列出来,完成一项任务时,确定需要执行的下一步计划,并且把它记下来。这样,可以快速起步,大脑也能够顺利地找到之前的记忆,对这项任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就不会出现我那样的情况,也能更快地完成任务。人到中年,的确不易,且行且惜。
(转自《林培春名教师工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