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应该成为生活的常态
(2022-07-10 14:48:29)分类: 转载 |
一个人的自律,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你自律的程度,往往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自律和不自律,从来过的都是截然不同的人生。很有道理,但要真正实施却是很难的。我就是在经历了好几个痛点,好不容易才坚持写了近5年的日记,我要坚持的事情还很多,但最终都被我放弃了,理由很充分,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现在看来,其实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我没有把时间规划到精致,我还是有放纵自己的心态。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最深刻的错误认识是什么?
点赞最高的答案是:曾以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分析目前的状态的,我的时间还是蛮自由的,但是每天被我忽略,不知不觉间浪费的时间应该也有一两个小时,我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刷手机,一刷有时就会忘了时间,我应该克制自己不要刷手机;我会在下班时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还自己美其名叫放松;我会在不知要做什么事时发呆,脑中一片空白。
应该说我没有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一直在反思自己没有阅读,其实这些时间段是可以拿来阅读的,为了方便阅读,我的办公桌上有书,有的床头柜上有书,我的宿舍有书,可书上已经落满灰尘,我还没有看完一本书。我不应该再找任何的借口,我要痛定思痛,因为如果我不阅读,我的日记哪怕再坚持十年二十年,水平依然是这样的。
自律,从来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它藏在一蔬一饭,一动一静中,藏在每一处细节里,藏在对未来的渴望里,藏在最宝贵的梦想里。
我曾梦想自己有一天能站在坐着很多人的会场上,向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作为榜样激励他们勇往直前;我也曾在日记里写下设想我成功的那一瞬间,我是怎样的;就是为了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就像尼采说的:如果这世界上真的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王小波说过:“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下次再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还会在日记里写下曾经写过的这些话,虽然重复,但有效果;只是我不能再一次一次令自己失望,每天半个小时的阅读,一定要挤出来。我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因为晚上睡觉前,一躺在床上,我就想睡觉,这样的阅读效果不会好;我觉得还是利用中午午睡前的时间,但这个时间段,经常被工作挤掉;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效果不会好,因为阅读必须要有深入的思考,如果只是把文字看完,这样的阅读是无效的;是否可以利用下午下班回家这段时间里,如果要做饭,那就边看书边做饭,要不利用吃完饭这段时间,一吃完饭就直接看书,对身体不好,再说,每天出去走走,也是我自律的一部分。有了身体,一切太有意义。
自律应该成为生活的常态,自律的人一定是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只有合理分配时间,才能做到每天有条不紊,不慌不忙,自律会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转自:林培春名教师工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