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汉字发音与陕西方言

标签:
杂谈情感 |
http://s6/mw690/0029AJkVzy6YIYZ1aMR45&690
《遣唐使跨海西来》
中国和日本正式交往始于东汉光武年间。在此后近两千年的时间里,日本全盘输入中华文明,包括大量的汉语词汇和汉字。日语里的汉语词汇按照发音可分为三个系统:吴音、汉音和唐音。吴音是模仿中国唐朝以前江南一带的语音,汉音是模仿中国唐朝时长安一带的语音,唐音是模仿宋朝以后从中国引入的语音。比如,同一个“京”字就有三种不同的读法。该字在“东京”里读作kyo(吴音),在“京畿”里读kei(汉音),在“南京”里读作kein(唐音)。
据说日语里有700来个字的发音接近陕西方言。比如,日语的疑问句通常以“dei
si ga ”结尾,表示“是不是”或“对不对”的意思。而西安人在这种情况下则说:dei
si ?彼此相差无几。还有,“地”这个字,在渭南一带读如ti,据说是唐朝时的发音;在古日语里也读如ti,二者大同小异;但在现代日语里则要读如chi,又与长安等地的发音比较接近了。“问题”
这两个字,在陕西话里读如ma
da,在日语里读如mengdai,差别不大。日语里的“扫除”,和关中一带“扫地”的发音完全一样,都说成sao
ji。另外,陕西人把“什么事情”
叫做“么事”,读音为me
si。日本人打电话上来先问mo
xi,moxi,据说就是从陕西话的“么事”演变而来的。
苹果原产于高加索南部及波斯沿海一带。中国西北部地区也是苹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只是最初不叫苹果,而称之为“林檎”。有趣的是,“林檎”在日语里就是苹果的意思,发音为Ringo。日本有个歌手名叫“椎名林檎”,日文为 Shiina Ringo。“林檎”这两个字,是不是从西安方言里引进的我不得而知,但肯定来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