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纳兰词》,其中有题元人泸州聚雁图词,写的是,于深秋,红叶漫山,凭江观水,看到鸿雁列阵,又听猿啼山中。楚天湘地,江上奇峰,引词人追忆昔日骚客。思绪所至,三湘水边,湘夫人娥皇女英似历历在目。转眼,秋色欲尽,微风吹芦,狄花摇曳,时光如梭,一去不返,引得词人感慨一番。忽然想起鲁迅先生的《湘灵歌》中有“湘灵妆成照湘水”一句,甚感绝妙。
想象,湘灵打扮好后,在湘水边映照自己,俨然华丽端庄;然而舜帝已逝去,不胜感慨万千,即有“为谁打扮为谁容“的愁情。当然,对于湘灵,每位诗人有各人的见解。鲁迅先生的《湘灵歌》只是借题发挥,为痛击反动派镇压革命群众。
“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凤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为毛泽东所作,其中提及“帝子”即湘妃。毛伟人雄才大略,其诗作多数气势宏大,唯这篇《答友人》写得委婉缠绵,可知仍为这位痴情妃子的事迹而感动。
纳兰所填之词为观元人所画之图,引发怀念湘夫人之作,意境感人。湘夫人怀念夫君,终于投江而去,为是再无人欣赏。后人专门为其建有一座庙,史称黄陵庙。
还有一个黄陵庙,位于三峡的长江边上。但此黄陵庙非彼黄陵庙。一在湖北,一在湖南,天壤之别。
湖南的黄陵庙在湘阴县三塘乡,湘江东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二妃从征,溺于湘水,民为立祠水侧,荆州牧刘表刊石立碑,以旌不朽之传“。另,《水经注·湘水》中”湘水西流,经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湖北的黄陵庙在宜昌市三峡遗址文化园内,又称黄牛庙,黄牛祠,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两个庙同名,但距离相差甚远。一为情,一为义,同为天地间神圣之物也。
加载中,请稍候......